台湾作家
监狱,有没有可能变成让人性变得柔软的艺术学校?如果一个人可以用感性的同理心去体会他者的感受,是不是可以减少暴力相向的犯罪
一九四九年,小小台湾一下子挤进两百万人,带来了许多知识分子、文人、艺术家,他们生存不易,只得辗转台湾各地,谋求生路。这是“中华民族之花果飘零”的时代
一个作家、一个艺术家尚可以用写作、绘画面对死亡、学习死亡这一课。那么,更多的人呢
文人不满时政,介入实际行动,但总是带一点浪漫的理想主义。等到梦醒时分,要回首文学创作,却又归乡路漫漫
我们正看到极左翼和极右翼的融合。右翼攻击移民,左翼则怒斥银行家。在这一切表象下,是两者对全球化共同怀有的敌意
历史已经证明,仇恨与暴力一经挑起,就会引起另一方仇恨的反扑。以后的台湾会不会进入仇恨的时代,这才是让人忧心的
时间有多残酷,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中国传统经典的生命,一定会生存得比任何一个朝代、任何一个政权更远、更深、更厚
网络激起情绪,情绪带来愤怒,愤怒带来行动,行动只有冲动,冲动过后什么改革都未曾实现。那这个社会还有什么希望
在网络快速而大量流动的资讯世界里,两岸交流之迅速十倍百倍于以往。特别青年世代的用语,大量流通,影响日渐增强
这次台湾大选结果,真正值得观察的是一些网络世代的成员,从互联网崛起,运用网络集结,形成的影响力,变成一股新兴政治力
梁文道
刘瑜
刀尔登
杨小彦
张铁志
朱大可
崔卫平
马家辉
陈嘉映
北岛
米琴
李大卫
刘擎
王昭阳
野夫
高尔泰
章立凡
庄秋水
狗子
汪丁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