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朱小棣
朱小棣

作者简介

双语作家。英文著有《红屋三十年》《新狄公案》,中文著有《闲书闲话》《地老天荒读书闲》《闲读近乎勇》《等闲识得书几卷》等。

更多专栏文章
温故何必要知新
02月02日

书中也有差评当年大儒的文字,例如提到宋云彬的《北京日记》,其中对同期人物直言臧否: “黄炎培的发言,既不庄严,又不生动,令人生厌。”“梅兰芳善唱戏,但上台读演讲词可不成,……”

童年的作家
01月19日

从成名的作家身上,看他(她)如何描述呈现自己的童年。比对名人的童年经历和所记得的印象深刻之事,就非常有趣,甚至能让我们悟出后来人生发展的诸多不同

无畏的希望
01月05日

多年后回过头来读奥巴马的《无畏的希望》,作者当年给全社会带来的巨大希望以及八年主政的现实,很可能让人感觉到“无谓”。但我也从书中看到了希望,简单地说,还是来自于人性,来自于人性的善良,和理性的思考

“识其小”,“不苟且”
12月22日

胡适对梁启超、冯友兰、钱穆,连发三枪,口口声声说的是证据,殊不知他的子弹,击中的全是本民族思想的根本致命伤——逻辑思维与思辨精神的缺乏

情人眼里出情人
12月08日

作为读者,我知道如何确认我自己读的到底是小说还是散文。分水岭就是,小说让我读进去,散文让我读出来

一盘“散”沙
11月24日

现代白话散文成为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应是无可抵赖的事实。如今有人要选出其中有代表性的文章,给孩子们看,当然是一件好事

闲说秋雨,醉看文明
11月10日

梳理真相并不太难,但倾其全力、不顾其余地拔高,反而又给想要反驳的人提供了炮弹

世界很大,为何是你
10月27日

年轻人看名人传记自述,多半是为了励志,希望有所借鉴,能有更好的发展;中年人闲暇看名人传记,多半是为了八卦,满足好奇

穿透历史的迷雾
10月13日

由于作者对鲁迅的真情实感,我能感受到许多真实场面的感人,而那恰恰都是冷冰冰的研究文字所无法传递和保留的历史真情

评杨葵随笔集《坐久落花多》
09月28日

杨葵尽可以用自家发明的“照着说”与“接着说”的理论,来批评当下写作的流行病,但何苦去苛求古人,鸡蛋里面挑骨头,自毁了立论的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