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王芫

作者简介

王芫为作家,著有长篇小说《什么都有代价》等

更多专栏文章
专栏|转学,给人生多一个选择
07月18日

让金子发光是一种正义。让被埋没的金子发光,是另一个版本的“正义也许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专栏|股市试水记
05月16日

中国有“交学费”的说法,为失败付出的代价都可以在账目上走“学费”这一栏。“你到底学到了什么呢?”儿子说:“我学到了不能炒股。”

王芫:女儿回家
03月28日

二年级学生就算回家忍半年,好歹还有盼头,毕业生可是从此就告别了青春。每个大学生都期待完整的四年大学生活,当然不愿意无故被剥夺三个月

专栏|站在地上,我们知道
02月29日

萨拉最后的救赎就是写这本书。书的结尾,她和几个兄弟回到黄房子原址去割草。房子重建遥遥无期,割草只是为了表达无法安放的感情

专栏|生意初体验
09月14日

David是创始人,其他人都是志愿者,可以无限免费玩游戏。这让我有些担心,但转念一想:初中毕业的小孩哪儿那么容易就创业成功?

专栏|又钻了个套圈
08月17日

以前想做医生是认为医生的职业生涯有保障,而做科研前途莫测;现在发现科研界也不是那么难混——要不干脆跟教授读博做科学家?

王芫专栏|强者叙事
07月19日

一个民族如果崇尚恃强凌弱,就只能培养出内心充满怨毒,对强者唯唯诺诺,对弱者盛气凌人的人

专栏|笨蛋,问题是语言
06月22日

现在网上真是什么都有。但是我怎么开始搜索呢?因为我不知道要找什么。表面上看是修马桶的问题,实际上是词汇量问题

专栏|当领导真难
04月27日

十几岁的学生正是爱玩儿的年纪,每天要应付功课就已经违反天性了,还要拿出不多的业余时间,去领导别人干另外一些违反天性的事儿

专栏|性教育风波
03月02日

加州性教育的主旨,是教导学生如何在两性关系中负起责任。具体落实到两个核心问题:一个是保证身体健康;另一个是性交往中的性准许

专栏|回国开眼记
01月05日

自从他俩爱上网购和点餐,我就可以放心出门办事了,再不用担心他俩饿着,或是出门迷路,在街上被人骗了

陪儿子应战ISEE
12月08日

人有三大盲目自信。一个“我的孩子是天才”,一个“我能长寿”,还有一个我死活想不起来。如今我还剩一个自信,只是我不知道它是什么

哈佛的难言之隐
11月17日

无论是理想主义的追求还是现实主义的考量,哈佛都不是特意在歧视谁,只不过大多数华裔以及失落的白人恰恰夹在这两条标准之间

饿饿饿,曲项向天歌
09月15日

我不得不感叹耳濡目染的力量。如果没有一个说中文的老妈,要想知道描述领带的量词就只能背单词

女儿美国梦
07月21日

比起有才华就横溢的菲茨杰拉德时代,实现梦想难了许多。但只要肯于接受体制的调理,白手起家的人还是能获得一张下场竞争的门票

可汗学院的小小奇迹
06月23日

我一直认为网络课堂只适合有自觉性的学生,现在发现其厉害之处在于,只要你有一点点自觉性,它能在不知不觉中把你的自觉性放大

你为什么不参加毕业舞会?
05月26日

如果说传统的Prom是高中生正式步入社会前的一次亮相,那么在社交媒体时代,想要“为他人所瞩目”,自拍就可以了

无知无畏的好处
04月28日

假洋鬼子沉吟半晌,说出了肺腑之言:“要是投票,我肯定反对。但要让我去示威,还真有点喊不出来。”原来是这样

中国人考试爱作弊?
03月31日

一些中国学生作弊的特点,一是其作弊行为往往是有组织的,二是只要一个人找到“创新”的作弊方式,立刻就会招来大批模仿者

假如范美忠穿越到佛罗里达
03月03日

正是因为我们能够正视人性,原谅其弱点;如果有人在拥有选择自由的基础上,竟然作出了舍己救人的选择,我们自然会发自内心地将其尊为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