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家谱

2013年03月08日 12:01 来源于 《财新周刊》
在当代,我们又面临新的移民迁徙,民工潮、进城热、大开发、大发展,新一代移民从传统的家谱中分支出去,时代的发展将赋予这种文化符号新的意义
1.邑城村王氏家谱:明代初期从山西省和顺县虎峪村迁来,始祖王皓在此立祖,今已繁衍至第26世,620户,2686口人。祖上多文人雅士,上世纪40年代本族第20至21世孙多人考入名牌大学,至今还有数十人侨居海外。被采访人:王氏家族第23世孙王德文,62岁;身份:农民。

王进元|文、图

  几年前的一次采访中,我留意到受访者家中的家谱,上面详细记载着他们这一家从哪里来,何时迁到哪里去,曾经发生了什么变故。那次发现促使我萌生了拍摄《家谱》系列的想法,希望通过深入采访和拍摄,去探究历史上人类大迁徙过程中家族和社会发展变化的历史。

  家谱是一种特殊的图书体裁,它以表谱形式记载下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承载了父系家族世系及其迁徙轨迹,其名称繁多,大致有宗谱、士谱、族谱、祖谱、家乘、统宗谱、支谱、房谱等称法。起初家谱主要记载帝王诸侯世系、事迹,魏晋南北朝时期,成了氏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隋唐五代后,更从官方流行于民间。

  拍摄之前,我做了两个多月案头工作,翻阅了大量文史资料,了解中国历史上几次大规模的移民迁徙活动,比如西晋永嘉南渡、唐安史之乱后的中原汉族南迁、明初洪洞大槐树移民,以及“走西口”“闯关东”等。我目前仅以明初山西洪洞大槐树向中原地区移民大迁徙为线索展开拍摄,聚焦于华北平原的古老村落。

  作为宗族的神圣符号,家谱一般秘不示人,只有春节期间悬挂在本族宗祠正堂,以供族人祭拜。这使得拍摄非常困难,需要做很多说服工作,并提前几个月跟散落在各地的家族成员沟通。我拍摄的家庭状况各不相同,有的祖上名声显赫,有的一直平淡无奇;有的历经曲折,几经辗转,才留在现居住地,有的则在祖籍地繁衍生息至今已经二三十代。

  每一次聚焦家谱,我都会受到震撼。没口峪村保存完好的清代咸丰年间杜氏家谱,记载着他们的祖先从山西洪洞迁居太行山拓荒种地的经历;后临河武氏家谱,记载了他们的祖先扁担挑着两只柳筐,一头是大儿子,一头是小儿子,两次迁徙定居的故事。家谱所承载的,除了传承和繁衍,更多的是时代的发展。在当代,我们又面临新的移民迁徙,民工潮、进城热、大开发、大发展,新一代移民从传统的家谱中分支出去,时代的发展将赋予这种文化符号新的意义。

东通乐村庞氏家谱

  2.东通乐村庞氏家谱:明嘉靖四十年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立祖,始祖庞深,今已繁衍至第24世,186户,685口人。戏剧的活化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东通乐赛戏》已经在这个家族里传承了400多年。被采访人:庞氏家族第19世孙庞明春,68岁;身份:农民。

夏庄王氏家谱

  3. 夏庄王氏家谱:明代从山西省洪洞县移民迁来,始祖王明立祖,今已繁衍至26世,500余户,2000余口人。清康熙二年(1663年),本宗世孙王可大乡试中举,康熙十五年(1676年)中进士,授内阁书,康熙三十二年任户部江南清吏司郎中,受命殿试江西,任主考。王可大一生著述颇丰,有《四书解》《燕台诗艺》《南游诗集》等,为这个家族带来无尽的荣耀,民间留下很多关于王可大的传说故事。被采访人:王氏家族第22世孙王才科,52岁;身份:农民。

固义村刘氏家谱

  4.固义村刘氏家谱:明代中期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今已繁衍至第24世,160户,910口人。采访人:刘氏家族第21世孙刘天柱,58岁;身份:农民。

没口峪村杜氏家谱

  5.没口峪村杜氏家谱:明代从山西省洪洞县移民迁来,始祖杜金会妻白氏携二子杜洪、杜兰在此立祖,今已繁衍至第19世,110户,420口人。被采访人:杜氏家族第15世孙杜存太,66岁;身份:农民。

山东省胶州市李哥庄张氏家谱

  6.山东省胶州市李哥庄张氏家谱:先祖于宋·元祐年间从河北省清河县迁至胶州曹汶,后迁至李哥庄镇。至今已繁衍至28世。被采访人:张志康,男,张氏第21世代孙;身份:退休干部。

固义村丁氏家族

  7. 固义村丁氏家族:明代中期从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始祖丁世严,今已繁衍至第24世,60户,285口人。丁氏家族与本村李氏家族联合结为“西大社”,世代传承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武安傩戏《捉黄鬼》。被采访人,丁氏家族第18世孙丁贵成,70岁;身份:老红军。

  摄影师简介

  王进元,摄影师、民俗理论学者,现居河北武安。有纪实摄影作品《即将消失的村庄——聚泉岭》《大社火》《家谱》等。

责任编辑:宋宇 | 版面编辑:宋宇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推广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