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王一方

作者简介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

更多专栏文章
专栏|医者温度
05月23日

ICU仅有药物是不够的,仅有呼吸机也是不够的,还要有治疗之外的共情,护理之外的料理,支持之外的关怀,救治之外的拯救、救渡与救赎

专栏|面对人性的课堂
02月29日

生命不是永恒的瞬间,而是充满玄机的历程,生机无限与危机重重并存。因此,既要热爱生命,享受蓬勃生机,又要接纳它的顿挫、煎熬和凋敝

专栏|为医学划基线的希波克拉底
02月22日

疾病变化充满玄机,所谓时间之中有机会,机会之中却没有多少时间。他推崇的是危机摇曳中决策的胆略、胆识,而非“父子骑驴”的犹豫

专栏|命,常命,非常命
02月08日

如何挺立在突发危机的巨浪面前而不倒,这是每个人必须要过的精神之坎,也是一个民族集体意志与文明强健的成年礼

专栏|不是柳暗花明,而是鸡飞蛋打
12月28日

过度治疗的临床境遇之一是哲学修辞的缺失——血压升高不等于高血压病,骨骺减少不等于骨质疏松,肾功能减退不等于慢性肾病

专栏|有一种疾病叫健康焦虑
10月26日

我们需要一场健康哲学的思辨大赛,让大众明白,“我”(个性化)的健康不能被“我们”(共性化)的健康所取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健康禀赋

专栏|把生死教育这壶水烧开
09月21日

在生死面前,那些半吊子彻悟的伪装者,骨子里还是难脱世俗劣根。因此,生死豁达之旅是一次思想脱毛、精神蜕变。要么涅槃,要么打回原形

专栏|无效之治与不治自愈
08月24日

有病治病,叫干预,满眼都是干预,叫干预主义。前者是适宜干预,后者是过度干预,也就是迷信外在技术,不相信内在潜能

专栏|直言不讳
06月29日

人生中为数不多的与亲友告别是一堂鲜活的生命教育课程,不仅教会我们死亡的无常与不可抗拒,还教会我们生命将要远行时的灵然独照

专栏|魔幻•现实•医学
06月01日

人们因神秘而产生更深的恐惧,固不如透过魔幻现实的方式,通过对话触摸死亡的温暖,发现死神的可爱,洞悉身后并非虚无,身外也并非虚空

专栏|憧憬轮椅
05月03日

生命必然由健康走向衰退。轮椅生活是服老适老的生活,不仅活动半径变窄了,领地收缩了,更重要的是身段放低了,心态更加平和了

专栏|医者惜苦
04月05日

“只有生过病的医生才能成为好医生”,同样,只有穿越苦难的医生才能更真切地理解患者的疾苦,与之共情,施以真挚的关切与关怀

专栏|好医院,好在有风韵
03月09日

医院发展由器到气、由硬到软的转折,考验着掌门人的智慧与气度,还有审美鉴赏与文化修养,譬如理念的提炼与坚守,体系的塑造与传达

专栏|每个医生都会犯错
02月16日

诊断的历程如同山道弯弯,总是曲折逶迤,需要跨越诸多“无知之幕”。误诊、误治难以避免,临床思维误区常常比技术短缺更难对付

专栏|打开心脏
01月19日

心流就是自己表现最杰出时那份水到渠成、不费吹灰之力的感觉,是外科医生的陶醉,运动员的巅峰感受,文学家、艺术家的思如泉涌

专栏|千岁万岁梦成真
12月22日

当务之急并不是跟造物主讨价还价,而是以各种全生、厚生、惜生、护生、卫生的举措,跟病魔、环境、心理、社会等危险因素周旋

乱想“命根子”
11月24日

一般的性学研究都有意无意地回归到医学与社会层面,将性与死、灵与肉、爱与责任、生殖与欢愉等思辨话题给轻慢了,实属矫枉过正

听老外医生讲私房话
11月03日

关于看病就医,最好的抉择是告别“白痴型患者”与“智斗型患者”的钟摆律,走出斗气、斗嘴、斗力、斗法的怪圈和医患之间的人性迷局

“永不言弃”的悖论
09月01日

临床上无计可施、有计难施的几率远远大于有计误施,因为每一个生命的密钥都是惟一,都有由生到死的开阖轨迹

假如总统痴呆了
07月06日

终结阿尔茨海默症,不能将疾病诊断、治疗、转归完全寄望于某一仪器或药物,否则终将陷入“希望-奢望-失望-绝望”的泥沼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