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财新通行证
试听
T中

米琴专栏|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杜甫对百姓生命的痛惜

文丨米琴
2020年03月13日 11:22
在诗人眼里,那些死在战乱中的百姓,不是一连串冰冷的数字,而是一幕又一幕的家庭悲剧
news 原图 一位学者在比较杜甫和另一位诗人时总结道:杜甫身经战乱,他看到的是更为深重的百姓疾苦,他的情感表现也更加悲怆和深沉,在他的诗篇中突出表现了看到生命被践踏、百姓在生死线上挣扎的巨大的心灵震撼和悲哀。图/视觉中国

  文丨米琴
  财新文化专栏作家

  【名著的启示】诗圣杜甫(712—770)一生忧国忧民。战乱时期百姓的苦难更让他忧心如焚。他时刻关注普通人的个体生命和家庭遭遇,写下了大量替百姓诉苦的诗句。

  《新安吏》写的是“客”(诗人自指)在新安县看到的征兵情况。虽然那是为了攻打叛军而进行的战争,“客”还是对征兵提出了质疑,特别是在青壮年人全部战死的情况下还要征青少年,更让他觉得难以容忍。全诗的重点是描述与儿子生离死别的母亲的悲伤:涕泪纵横,眼枯见骨,泣血送行。那情景惨不忍睹。日暮人散之后,“客”仍感到哭声不绝于耳,山水同悲:“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1]

登录 后获取已订阅的阅读权限
财新通会员
可畅读全文
订阅/会员升级
您正在阅读
米琴专栏|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杜甫对百姓生命的痛惜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恭喜 购买成功
有效期:-
您可在 个人中心 - 我的权限 - 单篇 找到购买的文章
您正在阅读
米琴专栏|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杜甫对百姓生命的痛惜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限时优惠,共可读 1 篇相关稿件

我已订阅,切换账号登录
您已经购买了 次单篇文章
订阅后阅读更优惠
日更新文章超50篇 每篇文章不到5分钱

责任编辑:陆跃玲 | 版面编辑:吴秋晗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最新财新周刊|奢侈品寒潮

2025年04月13日

权威专家:宏观政策还有充足空间 按需要和外部影响动态调整

2025年04月13日

华北局地刮15级强阵风 北方沙尘南下影响海南岛

2025年04月13日

专题|特朗普关税战巨震

2025年04月12日

{{最新周刊导播|重搭全球供应链、奢侈品寒潮、券商业绩乍暖,世界经贸格局将如何重写?

2025年04月13日
财新移动
发表评论得积分
收藏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

订阅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App 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