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特约文化记者 李大卫)上世纪90年代,国内一些文学期刊遭遇到市场化媒体的全面扩张。面对咄咄逼人态势,它们开始寻求应对之策。少数敏感的编辑,直觉感到虚构文学的传统地位已经动摇,主动邀约作者创作纪实性作品,包括组织访游各地,然后书写见闻,称之为“行走文学”。
记得当初辞谢过两次这类机会。理由倒也简单,就是缺少必要的文化准备。写这类东西,单靠堆砌一些浮光掠影的观感,必定没有多大意思。你得知道如何搜集、选取需要的材料,经过编辑之后,才能组织起有主题的叙事。对于没经过社会科学训练,又没当过记者的人,这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中国当代文学的兴奋点,大抵不出人情世故这个范围——其中的不少道理,也是后来慢慢想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