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文化 > 专栏作家 > 王芫 > 正文

韩寒见证教育从不合理走向更不合理

2014年09月01日 08:22 来源于 《财新周刊》
“60后”的思想底子,“80后”的语言风格,在思想与语言上超越二十年是很不容易的

  □ 王芫 | 文

  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出版于2000年。在那之前,我已写了十年左右,发表了七八篇中短篇。在一条循序渐进的文学之路上,我们这一拨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作家正在以“新生代”之名崭露头角。看上去挺好。但世纪之交,以卫慧为代表的“70后”作家以加速度登上文坛,轻易地缩短了十年距离。《三重门》也是出版于2000年,作者韩寒比卫慧一代还“令人发指”,居然是个“80后”。

  前几天看到有人说:“质疑韩寒的多是文坛中人,自己混不出来,所以对韩寒羡慕嫉妒恨。”这话还真很难反驳。一边是毕业于北大中文系,辛苦写作十数年,终于出个长篇,能卖两万本已然可喜可贺;另一边是高中肄业,复旦中文系破格录取人家都不屑上,处女作便是长篇,一个月就卖一百万本。能不羡慕嫉妒吗?坦率说,绝对是有的,但并没有质疑。

版面编辑:黄玉婷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