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失落的雾中塔尖——城市地标的失效

2010年04月07日 17:49 来源于 财新网
地标建筑是否能称为一个城区的标志,终究不在于它多高多大多怪异,还是在于它能否在身处的环境中显出独特的气质,它与城市居民之间能否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情感联系。

失落的雾中塔尖——城市地标建筑的失效

【财新网】(特约作者 独眼)我爷爷曾经讲过他小时候的中国南方,水脉流窜,去远处多是驾船而行,雾气朦朦之中,唯有靠远处的塔尖来分辨方位。每个地道的南方人,心里都存着十好几座塔。他所描述的这种画面,让我觉得水墨画都是真的。之后每次想到地标,我眼前就出现雾中的塔尖。

  美国规划师和理论家凯文•林奇在他1960年出版的著作《城市意象》中提出了城市规划的五要素:路径(paths)、边界(edges)、区域(districts)、节点(nodes)、标志物(landmarks),这最后一项,就是如今我们称之为地标的东西。南方的塔,就是地标。北京的紫禁城和各个门楼,也是地标。除了自身的使用功能之外,地标建筑是一定区域内路径识别的重要标志物,它们与其他要素互相交织,形成了一套有节奏有旋律的完整乐章,也构成了人们脑海里每个城市截然不同的空间图像。

请付费阅读

版面编辑:运维组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推广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