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文化 > 专栏作家 > 米琴 > 正文

《再别康桥》:来也悄悄,去也悄悄

米琴|文
2018年04月04日 19:06
诗人所以沉默“不能放歌”是精神上受到压迫。而一个“不能放歌”的诗人,在这个世上还有什么意义呢?
曾在美国等地留学二年余的徐志摩于1921年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这期间,他改弦易辙、弃政从诗,崇拜的不再是美国开国领袖之一汉密尔顿,而是英国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诗人。图/视觉中国

  米琴|文

  财新文化专栏作家

  【名著的启示】徐志摩(1897-1931)的短诗《再别康桥》末尾用了三次“悄悄”:“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为何诗人特别要强调自己是“悄悄”地来去呢?而“云彩”又代表什么?

  有“一别”才有“再别”。一别康桥的诗作于1922年。康桥(Cambridge)又译作剑桥,是英国的一座城市,闻名遐迩的剑桥大学所在地。曾在美国等地留学二年余的徐志摩于1921年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这期间,他改弦易辙、弃政从诗,崇拜的不再是美国开国领袖之一汉密尔顿,而是英国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诗人。1922年,徐志摩离开英国返回祖国。临行前,他写下了一首诗——《康桥再会吧》。在诗中,他对“康桥”说:“你是我难得的知己,……汝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此去身虽万里,梦魂必常绕汝左右”。康桥让他魂牵梦绕,是因为康桥彻底改变了他,让他得到新生,唤醒了他的诗人灵感,提升了他的精神境界:

责任编辑:陆跃玲 | 版面编辑:邱楠添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