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文化 > 评论 > 正文

两种诗人

特约文化记者 李大卫
2015年07月10日 10:19
对于诗,任何转述都必然拙劣。像关于所有艺术一样,最好别问一首诗关于什么

  【财新网】(特约文化记者 李大卫)生活在一个诗歌地位尴尬的时代,真难想象圣人的诗教还有多少实际意义。两千多年前的智者曾宣称,诗可以用来煽情、了解社会、巩固人脉、发泄不满,甚至增广年轻人的博物学知识(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而且,一个人没有积累到够的“诗歌里程”——假定有一种poetry mileage——就会在辞令方面有所欠缺。这在外交场合,恐怕是要露怯的。

  去年夏天,随着一部原文为阿拉伯语的诗集《真理之火焰》上网,诗歌做为最原始的文化工具,其便捷性再次被证实。文学杂志《巴黎评论》的一位编辑,专门在《纽约人》周刊上,与人合作撰文讨论这一现象。诗集的作者阿赫拉姆·阿勒·纳赛尔被称为“伊斯兰国女诗人”,其他个人资料披露不多,目前只知道她是一个年轻女性,出生在大马士革。她的母亲曾在大学教授法学,说她这个女儿是含着字典出生的,很早就开始写诗,还热衷政治问题。这样早慧的年轻人,自然不会错过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运动。她参加了反对阿萨德统治的示威活动,并成为军警的武力镇压的目击者。她在诗中记述当时的现场感:“他们的子弹搅碎我们的脑子/如同地震,/它们钻透我们的咽喉/切除我们的四肢——/就像解剖课!”这样的句子,和我们平和雅正,怨而不怒的儒家诗歌趣味,实在相去甚远。

责任编辑:陆跃玲 | 版面编辑:王文远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