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文化 > 评论 > 正文

国家文化成功学

特约文化记者 李大卫
2014年10月08日 12:26
书中的成功人士,基本都出身富家名校。由此看来,投胎时不脱靶,才是第一条硬道理

  【财新网】(特约文化记者 李大卫)上次回国,在朋友家看到一份《南方周末》,有篇文章讲到,上海一位老者供述当年如何凭借私谊,对我祖父进行监视并“引蛇出洞”。头一回知道此事,情节背景也算亲历过的现场,不免暗自心惊。就在此前,一帮初中同学相约碰头,有个没到场的男生发来短信,说不愿和当年的班主任老师见面。

  班主任在建国初受教育时,参加过一个“马特罗索夫英雄班”,并深以为荣,道德上的高调也就顺理成章。于是,大家被管理成养殖场的鸡雏。正是饱受青春期激素困扰的年纪,谁的体征因发育而变化,谁“思想复杂”,都是“背靠背”揭发的对象。至少那个年代,特务化的社会风气有着深厚的公众基础(背后扎针,如今也不乏其人)。笔者一直将其归咎于体制性因素,直到看到洪又妮(Euyi Hong)的新书《韩酷出世》。

更多报道详见【专题】从远处看
责任编辑:宋宇 | 版面编辑:宋宇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