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米琴
财新文化专栏作家
【名著的启示】《牡丹亭》中的杜丽娘追求恋爱自由至死不渝,死后鬼魂得以与梦中情人自由同居,还魂后按个人的自由意志与情人结为正式夫妻。可谓大获全胜。
最初,杜丽娘享有的自由,连犯人都不如。犯人还有放风的时间,而杜丽娘幽居深闺,连自家的后花园都不能去。可她的思想一经解放,便突破了禁区。而《牡丹亭》本身,也正是思想解放的产物。
在《人民日报》纪念汤显祖逝世四百周年的一篇文章中,汤显祖研究会会长介绍说:“《牡丹亭》的问世和轰动都不是偶然的,它是在晚明社会那种特殊的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在明代中晚期的思想界,‘异端’思想十分活跃,弥漫着一种思想解放的空气。异端‘狂士’们要求尊重人的天性,一切顺其自然。他们面向现实,执著地追求人间幸福,主张自得自适,按照自己的志趣爱好去生活。他们感到礼法名教、旧传统、假道学是遏止个性发展的巨大障碍,必须破除之。这种个性思潮波及思想文化各个领域,直接推动了晚明文艺领域的‘尊情’和‘崇俗’的风潮。”[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