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文化 > 评论 > 正文

影片中的间谍桥

特约文化记者 李大卫
2015年10月23日 23:03
《间谍之桥》代表近年美国电影的最高成就。斯皮尔伯格这个敏感于时代精神的电影人,制作出这样一部饱浸“冷战”味料的新作,难免引起观者的联翩随想

  【财新网】(特约文化记者 李大卫)当年第一次访问柏林,住处被安排在哈费尔河边,靠近湖区的地方。晨起散步,没走多远,居然就是有名的格里尼科桥。这座规模并不起眼的铁桥,20世纪初建成,曾在盟军空袭中损伤。战后修复后,却对城市交通没有很多贡献。它的位置恰好处在冷战时期的东西柏林交界处,结果被赋予一项特别的功能,就是东西方两大阵营之间交换被俘的间谍。熟悉冷战时代西方反特作品的人,都该记得那个地方。

  上世纪70年代,北京内部放映过一部法国谍战片,叫《蛇》,当时好些男孩儿用东北话把片名说成“长虫”。很多人最早见知道亨利·方达、尤伯连纳、菲利普·诺瓦雷这些明星,就是因为该片。当时苏联还是我们的头号敌国,被冠之以“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等雅号,与之对抗也就有了某种程度的政治正确,即使执行者是欧美势力。很多西方场景也就这样进入国人的视野,虽然少不了各种检查控制。很多故事结尾的地方,就是美苏双方在格里尼科桥上交换间谍。片中诈称叛逃西方,但被最终识破的俄国特务被直升机送到这里,换回一个驾驶侦察机渗透到苏联领空,却被击落俘获的美国飞行员。由于影片声称情节以真实事件为蓝本,那么这位飞行员只能是1960年,轰动一时的U-2事件的主角加里·鲍维尔。

责任编辑:陆跃玲 | 版面编辑:王文远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