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运河今昔

龚鹏程
2007年09月02日 20:07
在中国南北经济大动脉周边,中国的心脏地区,回民活动曾经极其活跃。

    不是一般人所误会的那样,以为回民都住在“老、少、边、穷”的地方

    上世纪80年代中,摄影家李小镜入大陆拍了一册《今日大运河》。我翻看过那本摄影集,心中五味杂陈。运河风华犹存,却是沧桑斑驳的深秋景象。河边的市镇,感觉都像威尼斯,灰黯中杂着颓唐。舟楫虽仍不绝,船上人儿的眼神则犹如显得粗旧的衣衫,让人体会到的,只是无奈,或者还有空洞,因为谁也瞧不见未来。
  后来我在大陆,苏杭一段,往往舍陆路而走大运河。傍晚上船,次日拂晓,便可在水上看见这两座城市刚醒来的模样。雾色迷蒙,适合追想昔年隋炀帝或康熙乾隆见过的景象,而也令人格外有所触会。
  我若到北京,也会去通州一带,徘徊于大运河北段的开端。就是在城里,仍看得见运河,因为运河也连通于积水潭、什刹海。后海一带,现在为满足外国观光客猎奇之需,辟了许多咖啡棚、酒吧屋,但其实那一带最重要的古迹,乃是与运河颇有关系的郭守敬祠。我常到那儿兀坐,看湖上的绿头凫。
  郭守敬是元代大科学家,所定历法,沿用至清代。不过其历法虽然在康熙时被守旧士大夫当成是中国历法的代表,用以与汤若望等传教士所代表的西洋历法相对抗,其实却是参考回回历而定的。他疏通的大运河,也与回回颇有关联。
  回回,就是一般所说的伊斯兰教教民。中国的回民约有三千八百万,在世界上排名第七位。多于阿富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叙利亚、约旦等著名伊斯兰教国家。其分布也不限于宁夏甘肃新疆等西北地区。
  大运河就是一条轴线,沿沧州、通州而下,直抵杭州,都是回民聚居之地。著名寺院,如北京牛街礼拜寺、东四清真寺、扫帚胡同清真寺、永寿寺、普寿寺、门头沟清真寺;天津东寺、清真大寺;通县张家湾、马驹桥、枣林庄、牛作坊、永乐店的清真寺;扬州仙鹤寺;苏州太平坊清真寺;镇江城西清真寺;无锡市清真寺;常州清真寺;高邮菱塘清真寺;淮阴王营清真寺;徐州建国路清真寺;蚌埠马村清真寺;杭州凤凰寺;嘉兴清真寺……,皆至今犹存。可见不是一般人所误会的那样,以为回民都住在“老、少、边、穷”的地方。
  一般人之所以有回民都在老区、少数民族地区或穷困区、边陲区之印象,当然是因时人之无知,不懂回民之历史,但或许也跟现在大运河两岸回民的态度有关。清朝以后,一度回满回汉关系紧张,晋陕甘等地都激生了“回变”。大运河区虽不那么激烈,但回民对异族人毕竟提高了警惕之心,对自己族内活动则采取保守或保护主义。
  所以沿岸回民市镇虽多、寺院虽盛,外人却常不得其门而入。我在扬州,为了找仙鹤寺,曾花了好一阵工夫。寻着门,却不让进。甘言厚币,屡予示好,才准进去看,而且不准声张。如今回民世界对外讳莫如深,大抵即由于此种深闭固拒之态度使然。
  但从前并不是如此的。阿拉伯半岛,传统上本来就是商业热络之地。《古兰经》也多次提到“出外奋斗者”、“寻找财富者”,认定经商是受真主喜爱的职业,把经商和旅行称为“寻求真主的恩惠”,把为经商而远赴异乡的人跟为真主作战的人相提并论。穆罕默德更说:“商人犹如世上的信使,是真主在大地上可信赖的奴仆”。信徒出外经商,即使因此而缩短了拜功,在伊斯兰教法中,也是无罪的。
  在这样的思潮影响下,阿拉伯商人才会梯山航海到中国来做生意,以广州泉州为基地,沿着大运河逐渐延伸到北方。而那些擅长做国际贸易的大商贾,或以大运河贸易为范围的商人,显然不该是今天这个样子。他们一定热情、善于交际、开放而温和,所以才能越做越旺,并在大运河沿岸逐渐形成了回民聚落乃至回民城镇。
    这样的城镇,如今风华渐褪。虽说是大运河交通枢纽地位已被公路铁路取代使然,但也未尝不是沿岸回民意识日趋保守所致。缺乏了开展的精神,便仅能固守在教民圈内,勉强维持其传统,而不再能如大运河的水一般,通乎江淮,济于河海。什么时候,大运河和它沿岸的回民,才能再回应古老的圣音、重现往日之荣景呢?■

  龚鹏程:学者,原台湾佛光大学校长。近年以讲座教授身份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游学

版面编辑:运维组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