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瀚 | 文
“不自由”与“毋宁死”
托马斯的儿子和编辑为了替受迫害的政治犯呼吁,草拟了一份公开信请托马斯签名,托马斯本想拒绝,他厌恶“在一份不是自己写的声明上签名”。但托马斯不想被儿子鄙视为懦弱,最终他还是签了名。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里的这个情节在当代中国知识界广为人知,迄今常被人提起。这个有着丰富伦理内涵的“托马斯悖论”被反复讨论,莫衷一是,人们在生活的倒影里看到了各自想看的东西,即使竹篮子打不上来那一轮明月。
□ 萧瀚 | 文
“不自由”与“毋宁死”
托马斯的儿子和编辑为了替受迫害的政治犯呼吁,草拟了一份公开信请托马斯签名,托马斯本想拒绝,他厌恶“在一份不是自己写的声明上签名”。但托马斯不想被儿子鄙视为懦弱,最终他还是签了名。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里的这个情节在当代中国知识界广为人知,迄今常被人提起。这个有着丰富伦理内涵的“托马斯悖论”被反复讨论,莫衷一是,人们在生活的倒影里看到了各自想看的东西,即使竹篮子打不上来那一轮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