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为百业之首,银行与政府的关系密切,自不待言。政府习惯于将银行作为自家钱袋子,在中国似乎顺理成章。但银行的服务对象是社会,经济亦自有其运行规律,银行对政府事事俯首帖耳,甚至服从乱命,对经济、民生危害甚巨。
谈起民国时代的银行家,很多人脑海中马上浮现出一副长袖善舞、骄奢淫逸的大亨形象。其实这只是长期宣传造成的思维定式。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银行业领袖,当年不乏其人,张嘉璈即是其中佼佼者。
张嘉璈(1889-1979)字公权,江苏宝山人,出身官宦家族。1909年从日本留学回国后,先后在报界和北洋政府中任职。1914年弃官从商,后经中国银行总裁汤觉顿推荐,出任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副经理,时年28岁。当时的上海分行总经理,是银行界前辈宋汉章。张在宋的支持下,引入现代银行制度,对簿记、服务、人事体制多有革新。他与沪上金融领袖交往密切,发起由各行经理组成的“星五聚餐会”,日后发展为上海银行公会。其一生清廉自守,活跃于商政两界,退休后两袖清风。1949年离开大陆后,曾在澳大利亚、美国的大学执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