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那个老船长

特约文化记者 李大卫
2018年08月24日 11:54
全球化、移民、恐怖主义,以及这些国际活动背后,道德上的罪与罚,在康拉德的笔下,第一次在文学上得到综合全面的观察和理解,而这一切也正是我们今天面对的文化主题
当地时间2013年6月6日,美国纽约,一本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的签名版图书在拍卖行展会上。图/视觉中国

  【财新网】(特约文化记者 李大卫)在中国的文学读者和写作者当中,康拉德或许不是一个响亮的名字。从风格策略上来说,他的作品并未提供可供借鉴之处,他笔下故事背景通常也不是我们急于了解的那部分世界。再然后,随着我们的世界历史认知开始和主流同步,他又被阿契贝这样的非洲作家,指斥为殖民主义代言人。

  可很多人即使没看过他的书,也会知道根据《黑暗之心》移植的越战片《现代启示录》。就像很多人看过《桂河大桥》或是《猿星》系列影片,却难得知道小说原作者是法国人皮埃尔·布勒。间接的影响也是影响,值得了解和研究。近期新书当中,有一本哈佛大学的英国史学家玛雅·雅萨诺夫的康拉德传记《守夜》,解释了围绕这位作家的很多疑问,他的时代、生平和写作。

责任编辑:陆跃玲 | 版面编辑:王永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