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文化 > 评论 > 正文

萨尔茨堡,如何展示80年前的纳粹兼并及历史后果

特约文化记者 李大卫
2018年05月30日 10:40
战后很长时间里,奥地利当局制造了一套牺牲者叙事,自我赋予一种战争受害方的身份,并以此回避纳粹时期的历史责任,没能像德国一样直面民族的黑暗经历。这种情况近年有所变化
资料图:萨尔茨堡。图/视觉中国

  【财新网】(特约文化记者 李大卫)罗杰斯、哈默斯坦的音乐剧《音乐之声》改编的同名影片近期重新进入院线,一时之间,广大观众再次表现出贡献票房的热情。如今距离该片初演已过半个世纪,当初的唱衰人士多已作古,包括在《纽约人》上称其为“包覆糖衣的谎言”的影评家宝琳•基尔。眼下只有老明星克里斯托弗•普鲁默,还在抱怨自己早年主演的名片浅陋、煽情和甜俗。

  的确,该片的历史背景,也就是1938年纳粹德国对奥地利的兼并(即所谓Anschluss),远非电影再现的那样,竟会容下那许多浪漫化的歌舞升平的闲笔,即便作为萨尔茨堡的旅游风光片,也缺少起码的历史感。对于很多当事人,那是一段残酷得多的经历。近日,该城年纪最老的纳粹大屠杀幸存者,年逾百岁的犹太老先生马尔科•费恩古尔德,讲述了当年一家被驱逐后的经历,包括辗转于奥斯维辛、达豪、布痕瓦尔德等死亡集中营的经历,直到奥地利被盟军解放之后,仍被各方彼此推诿塞责,长时间无家可归。

责任编辑:陆跃玲 | 版面编辑:张翔宇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