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文化 > 思想 > 正文

再说无政府主义

2004年12月13日 00:00 来源于 caijing

  无政府主义在上世纪风行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它是最早传入我国的西方革命理论。无政府主义是一种激进主义。激进主义这一概念在许多人心目中并不一样,批评激进主义的人立场也不尽相同。我并不认为激进主义专属哪一党派,而是界定它为思想狂热,见解偏激,喜爱暴力,趋于极端的一种思潮。较远的例如无政府主义,较近的例如红卫兵的造反运动。关于前者我曾举出刘师培的理论。这不是孤立的, 早期无政府主义者几乎都持类似看法。1903 年马叙伦发表在《政艺通报》上的《二十世纪新主义》,就提到无政府主义者的破坏宗旨。同年,杨笃生撰《湖南之湖南人》,第五篇以《破坏》为题,歌颂破坏精神说:
  “非隆隆炸弹,不足以惊起入梦之游魂;非霍霍之刀光,不足以刮其沁心之铜臭,呜呼!破坏之活剧, 吾曹安得不一睹之?破坏之悬崖,吾曹安得不一临之? 轰轰烈烈哉,破坏之前途也;葱葱笼笼哉,破坏之景象也。夷羊在牧,吾以破坏为威凤之翔于天;旱魃行灾, 吾以破坏为神龙之行于海。”
   同年,自然生(张继)纂《无政府主义》,燕客在序中明白宣告:“破坏不能与建设并行,现欲行大破坏,当专以破坏为脑。”文末大声疾呼:“吾愿杀尽满洲人,杀尽亚洲特产之君王、杀尽政府官吏、杀尽财产家、杀尽资本家、杀尽孔孟之徒、杀尽结婚者。”这种荡涤一切的狂热、令人不能不想至半个世纪后的“破四旧”、“大批判”、“造反有理”、“两个彻底决裂”、“破字当头,立在其中”、“大乱才有大治”等等造反口号与行动。其区别是前者处于被压迫地位,而后者是受到保护的。但就手段来说则两者完全一致。我为了究明成为长期顽症的极左思潮的历史根源,近两年读了一些有关无政府主义的著作。自然极左思潮的思想根源并不完全来自西方传入的激进主义,它也和中国历代的农民造反运动有着一定的关联。红卫兵运动的狂热性与冲动性都可以在已往的太平天国或义和团等农民运动中找到类似的特征。■
  
  作者为复旦大学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版面编辑:运维组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