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文化 > 思想 > 正文

[随笔] 表里儒冠

2004年03月20日 00:00 来源于 caijing
  中国文人有一缺点,不得志时往往喜欢从外部找原因,找来找去,最后的结论是读书太多了,于是往往生发“儒冠误身”的慨叹。其原创者为杜甫。
  杜甫在24岁(公元735年)时在洛阳应进士试落选,11年后跑到长安另找出路,本想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自己也好“立登要路津”。不承想,忙活了三年,没人搭理他。“诗圣”觉得窝囊,于是写诗发牢骚,诉说对于“纨不饿死,儒冠多误身”的气恼,同时宣布再没人搭理,便要归隐江海,“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此话调门虽高,底气却是不足。须知,文人比不得白鸥,单靠打野食是活不下去的,除非祖辈多有良田美宅,否则只有傍着明君或昏君,忠臣或奸臣,写两篇有滋有味或是不咸不淡的文章,如此才能安身立命,养家糊口,不致成为“路倒儿”。
  儒冠,原指尚未踏上仕途或是已经脱离仕途的儒生所戴之冠,杜诗中则用来作为读书人的代称。古人之所以借冠喻人,是因为冠在礼仪制度中拥有不可替代的位置。《礼记·冠义》云:“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表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故曰:冠者,礼之始也。是故古者圣王重冠。”可见,人们脑袋上如果没有合适的玩意儿顶着,简直就要天下大乱。这种理念一直影响到后世。当年文人进入“右派”行列,要称“戴帽子”而非“穿鞋子套袜子”,盖有渊源矣。
ஸஸ冠之地位如此重要,因此古代稍有脸面的男子,年甫满20便要举行冠礼,以此昭告世人:兄弟已经成年,有事尽管招呼。唐朝时,从皇帝直到庶民,均有严格的冠礼仪轨,其中最为隆重的一幕就是“加冠”。根据官方规定,加冠时要相继戴过三种冠,初为缁布,次为进贤,此两样属大路货,从皇帝、太子到百姓都可用之。大家好歹男人了一场,于生理上并无大异,因此成人仪式对此应有所体现。至于第三种冠,则是区分各人社会等级的关键,花样也就多起来。皇帝、太子、皇子及一品官之子,加衮冕;二品官之子加冕;三品官之子加毳冕……六品官以下之子则用爵弁。因此,冠礼之上,只要看看当事人脑袋上的花色品种,便可明了其家庭出身,发展潜力,无需再搞什么干部考察。
  标准儒冠什么模样?对此似无权威答案。就连孔老夫子都说不明白。据《礼记·儒行》记载,鲁哀公曾经问孔子,穿的戴的是否就是儒服,回答是:“小时候住在鲁国,穿的是大袖衣服;长大以后住在宋国,戴的是章甫的帽子。我听说,君子的学问要渊博,所穿的衣服要入乡随俗。我不知道什么是儒服。”不过,他老人家倒是提出了一项基本原则:“儒有衣冠中”,即儒者衣冠装束要合乎礼度。至于这个礼度是什么,各人慢慢琢磨去吧。这样其实最好,为后代儒士随意发挥预留了空间。
  当年刘邦和项羽干仗时,对儒生可谓极端蔑视,甚至把他们的帽子摘下当尿盆。这当与他出身混混,并无资格举行冠礼有关。对此,司马迁曾以曲笔道出:“高祖为亭长,乃以竹皮为冠,令求盗之薛治之,时时冠之。”当上芝麻官后,才用竹皮编个篓子顶在头上过瘾,可见刘邦以前确实属于“无冠族”。因此他在当了沛公之后,立马拿儒冠“放水”以泄心头之忿,也属正常现象。此种人物,今亦有之。
  不过,仇儒的刘邦身旁,还是有一帮儒生打转转,因为此处好歹还有饭碗可端。其中一人便是秦朝的博士叔孙通。叔孙通为了出头,换下了儒服儒冠,又找了件刘邦热爱的楚地短袄套在身上。此举颇有效,没多久老刘便让他当上了自己的博士。等到刘邦坐上了龙椅,看着老战友依然在自己面前“饮酒争功,拔剑击柱,醉或妄呼”,实在是烦。于是,叔孙通亮出看家本事,撺掇高祖制定仪礼,整饬朝纲,并自告奋勇担任写作班子组长。礼成之后,数百名诸侯大臣列队于朝廷之上,随着口令进退有序,安静肃然;喝酒时也无人再敢喧哗闹事。刘邦高兴地说:“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让刘邦尝到当皇上滋味儿的叔孙通,也跟着当上了掌管宗庙礼仪的奉常,并被赐金五百斤。估计够他搬一阵的。以后他又当上了太子太傅,进入决策层。只可惜,该人不会写诗,不然看看也有意思。
  再看杜甫,尽管读书破万卷,其实还是迂。如果他能活学活用叔孙通等前辈的经验,也就犯不上再说“儒冠多误身”之类的丧气话了。不过如此一来,世上便会少个大诗人,所多的到头儿也就是个御用总撰稿。
  还是由他迂去吧。■

版面编辑:运维组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