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文化 > 阅读 > 正文

现代化的迥途

2013年09月27日 15:37 来源于 《财新周刊》
这种意义上的“英国病”,在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得到强有力的纠正——彻底打掉指导英国经济发展的凯恩斯主义基础,推动私有化进程,重振英国工商业。当然,这已超出本书的叙述范围

《英国文化与工业精神的衰落:1850-1980》

  [美]马丁 · 威纳 著 王章辉、吴必康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年8月

  这本书是检讨“英国病”根源的代表作品。

  所谓“英国病”,是指学术界一直认为英国注重享乐不思进取(即重生活质量不重GDP)的状况。它有不同分类,而威纳的着眼点在经济,其特征是,伴随“二战”后日不落帝国帷幕下落,英国经济发生了持续将近30年的衰退。对其成因,英国政治家和各国学者开出无数诊断药方,本书即为其一。标题一目了然,也是作者的结论,即英国经济增长缓慢,工业发展落后于同时代的主要西方发达国家,其根源在于英国人(尤其中上阶层)对文化传统的持守,厌恶一心向钱看;无止境的工业发展,导致竞争意识衰弱,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持续走低⋯⋯这个世界工业化先驱,人类首个现代社会楷模,曾在多个科技领域遥遥领先的国家,怎么一夜间患上“工业精神衰落”病症?

责任编辑:宋宇 | 版面编辑:宋宇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