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米琴
财新文化专栏作家
【名著的启示】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奋力将一个女孩儿从妖怪手中救出,可女孩的家长和村民都以为他要害那女孩儿。这个情节让人联想到,《弗兰肯斯坦》(1818)中的那个科学家所造的怪人有着相同经历。怪人救了一位溺水女子,可反遭她家人枪击受伤。不同的是,哪吒先前曾是个小浑球——破坏、捣乱、欺负别家孩子,所以人们对他误会情有可原。怪人之前未做任何坏事,一直心怀善良愿望,只是因他长得与众不同——身躯巨大、相貌奇丑,就受到误会。所以,怪人的经历更体现出社会偏见。屡次受到误会后,哪吒和怪人的反应都是愤怒。前者向误会自己的人进行报复;后者的报复对象则是自己那不负责任的“父母”,即制造他的科学家。《变形记》(1912)中那个外形变成甲虫的葛里高尔也受到深深误会和伤害,可他仍然心存仁爱,毫无报复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