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文化 > 阅读 > 正文

改革的足迹,或对中华民国南京政府经济学面相的一次反思

2016年06月21日 09:05 来源于 财新网
中国的经济史和企业史一直深陷在官僚主义的窠臼之中,至今仍然没有走出来,所带来的最大弊端,其一是官僚的腐败不可抑制,其二是企业家的创新活动受到抑制。因此,市场的发育缓慢,政治的新秩序不能出现,中国的现代化转型不断被拉长

  文/苏小和

  财经作家

  民国南京政府的经济格局,体现为一方面的国家控制主义,另一方面的权贵市场经济,前者致力于国防和意识形态,后者则具有一定限度的市场行为。二者结合起来,构成民国南京政府国家资本主义的经济模型。

  大致的格局,由三部分组成。

  其一,当然是蒋介石和他的军事委员会直接领导之下的国家资源委员会,试图控制中国最重要的市场资源。这个机构具有绝对不可挑战的经济决策权力,将一部分重要的资源导向绝对的统制经济。在整个民国南京政府的组织框架中,资源委员会是最高的经济权力机构,主要从事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是根据国家的需要,动力政府权力和军队的权力,没收或者兼并一些私人企业。第二,政府并不是在每个产业领域都行使没收或者并购企业的事务,主要集中在重工业和采矿业,这么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战时的军费问题和资源问题。第三则是资源委员会还具有投资的功能,委员会提出了一个庞大的投资计划,打算在5年之内,依靠国际援助,兴建一批工业基地,满足国防需要。这些基地主要集中在中部,如湖南、湖北、山西、四川等地,这么做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地区拥有丰富的工业和矿山资源,另一方面则是这些地区相对远离一线战场,如此,这些基地事实上是战争的后勤系统。

责任编辑:杜珂 | 版面编辑:陈华懿子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