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文化 > 文学 > 正文

《白鹿原》:残酷的“仁义”者

文|米琴
2016年05月11日 11:52
“仁义道德”化身白嘉轩即虚伪又虚假,即缺乏智慧又缺乏理性,还体现出残缺的人性和暴力的倾向
资料图:《白鹿原》书籍封面 视觉中国

  文|米琴

  财新文化专栏作家

  【名著的启示】小说《白鹿原》颇为奇特。一些文学评论家称其为当代中国文学的一个高峰,甚至是顶尖之作,而另一些评论家称其是毫无新意的平庸之作,甚至还有评论家认为此书不是文学作品,只是通俗小说。[注1]

  《白鹿原》受到的官方待遇也很特别。小说在1993年出版后先遭受官方文学奖的冷遇。1997年获茅盾文学奖也费了一番周折,而且还进行了删改才得以通过。可在2002年,《白鹿原》作为唯一的当代长篇小说入选教育部的“大学生必读”系列。

责任编辑:刘芳 | 版面编辑:王永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