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高等教育的发展,这是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主任威廉·科比(William
Kirby)现在很关心的一个课题。11月21日晚,科比在哈佛法学院做的一个讲座,即是上述题目的一个部分,题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和发展。
今年10月,费正清中心组织了由大中华地区各大学的校长、院长参加的关于高等教育的闭门会议。这为科比的讲座提供了素材。
科比是哈佛大学的中国近代史教授。2002年到2006年,科比担任哈佛文理学院院长,和哈佛大学前校长萨默斯一起,一直把改革本科生核心课程(core
curriculum)当成一项重大使命。他们居安思危,认为哈佛大学尽管名列前茅,但不能自满自足,必须锐意改革,否则就不能适应全球化时代的需要。卸任以来,
科比一直关注和研究21世纪高等教育的发展。
科比首先描述了中国高等教育近几年的迅猛发展。2000年,中国在校大学生大约是600万人,到2007年增长到了2600万人。相比之下,美国的在校本科生是1300万人,研究生只有200万人。中国大学的数量和校园面积都在飞速增长。上海复旦大学就有四个校园,图书馆、科研设备、科研经费都可以与美国的一流大学相媲美。
“中国这样快的发展,给哈佛大学提出了挑战,当然也有合作的机会。”科比幽默地说,“离哈佛大学越远的地方,哈佛大学的声誉就越好。”
“大约100年以前,如果有世界范围的大学排名,没有一个美国大学会进入前十名。大约有八个大学会是德国的,两个会是英国的。事态是变化的。50年以后,100年以后,哈佛大学未必就名列前茅。哈佛成立于1636年,也就是中国的明朝末年,基本模仿英国的教育制度。通过不断学习和在世界范围内招揽人才,哈佛才成为今天的哈佛。
如果我们不广纳人才,如果我们丧失原创性,我们就会丧失在知识创新方面的领先地位。当然,以前哈佛大学为了广纳人才,几乎没有从校内提拔的正教授,绝大多数正教授都是从外校招聘进来的。那是走极端了。近几年有所改变,校内提拔和外校招聘有了比较好的平衡。我访问台湾时,也告诉他们,如果他们拒绝招纳大陆最优秀的学生和老师,他们就会在知识领域落伍。”
科比提到上个月在费正清中心组织的高等教育会议时称,“虽然各个大学有很多不同点,但我们面临很多相同的挑战。例如,大学规模什么时候应该扩张;应该如何扩张;如何在保障教育质量的情况下扩张;如何鼓励教师在做研究的同时教好书、上好课;如何鼓励教师自我审视,自我更新,自我提高;如何做好国际化教育,适应全球化发展——这一点在美国人被视为对其他国家‘一无所知’‘趾高气昂’的今天尤其重要;如何培养一个‘完整的人’(a
whole
person)。”
在科比看来,教育的目的还不仅仅是培养一个良好的公民,还包括培养一个“完整的人”。这样的教育不是通过重复的训练培养一种技能,而是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从不同的角度批判性的思考问题,有独立的完整的人格,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这才是真正的通才教育(或博雅教育,liberal
art
education)的目的。这一点和哈佛新校长福斯特在今年毕业典礼上,讲的大学对社会的责任和使命如出一辙,遥相呼应。
“这就需要中国重新重视人文教育。自从民国初年,中国致力于建设一个现代化国家,相信科学技术是国家富强之路,就开始重理轻文,经历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变革和‘文革’以后,文史哲方面的专家就更少了。”他注意到中国的最高领导层大多都是工程师出身。“我在一些大学很高兴地看到,孔夫子的塑像在取代毛主席的塑像。”最后,他引用肯尼迪总统的话,说明诗歌的重要性——在暴虐横行或物欲横流的时候,是诗歌在呼唤正常的人性的回归。“肯尼迪在说诗歌,但他的话也使用于各种人文教育。”
有学生问,“学生毕业后最终还是要找到一份工作,你说的这种教育对找工作有什么帮助呢?”
科比回答,“通才教育的重心是开阔学生的眼界,要学生有广阔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适应力。绝大多数学生今后做的工作和上学学的东西都不一样,这就需要学生有足够的灵活性,快速的适应新的环境。高盛现任首席执行官Lloyd
Blankein上大学时的主功是历史。现任财政部部长保尔森(Hank
Paulson)大学时主攻英文专业。所以最重要的是,我们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年龄阶段,为他个人的成长,也为未来的社会,打开他的视野,打开各种可能性。”
他还提醒说,并不是每个人在18岁时都应该进大学,有些人在某些方面可能还没有准备好(not
ready),那么他们就不应该进大学,他们应该先做别的事情,无论是旅行还是工作,等他们准备好了再进大学。“我见过的一些最努力的学生是在哈佛成人教育学院(Harvard
Extension
School)。他们工作一天以后,利用晚上的时间上课。没有人要求他们必须上课,但他们自己要求学习。他们比很多的年轻学生更有动力,他们已经准备好了。所以,一个社会要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随时提供再学习,再教育的机会和切入点(entry
points),也就是说学习永远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