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文化 > 新知 > 正文

保健品忧思

2008年04月30日 20:32 来源于 caijing
中国保健品市场只有在自身的健康得以确保之后,才能给广大消费者带来更多可预期的健康信心

  4月24日,著名的学术打假网站新语丝的创始人方舟子(原名方是民)又被告上了法庭。而原告又是一家保健品厂家。
  事情并不令人十分意外。因为方与众多保健品厂家可谓结怨已深——在他2007年1月出版的《科学成就健康》一书中,更是把其与保健行业的冲突进行了“集成”:从核酸、脑白金到蛋白粉、螺旋藻等大众耳熟能详的保健品,都成为其批判的目标。
  这一次,把方舟子告上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的是北京德润生贸易有限公司。这家公司以199元每桶(折合4千克)的价格,出售一种号称含有CEB的大米。虽然近来全球大米价格暴涨,但卖到这个价格,以“天价”形容似乎并不为过。
  厂家对于高价的解释是因为大米中含有所谓的CEB。CEB(Cell Endophyte Bacteria),指的是植物细胞内生菌,这种细胞内的原生细菌,此前曾被用于农药和肥料中,用于增强植物抗病虫害的能力。这一次,这家公司的技术人员宣称,他们发现了其新的效用,那就是不仅可以提高大米的营养成分,还可以抗疲劳甚至抗衰老。
  尽管这一事件的是非仍有待进一步确认,但其背后折射出的乱象丛生的中国保健品市场值得关注。
  目前中国保健品市场到底有多大?答案从数百亿元到上千亿元不等。仅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核准的保健品为例,目前就有近五千种。其中,仅中国国内获得许可的保健品,就高达4823种,占到了总量的97%。
  这个市场的“包容力”之强让人叹为观止。一个三株口服液倒了,马上就会有更多株口服液茁壮成长起来;虽然脑白金和核酸的实际效用,在过去数年中,屡次遭到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专家炮轰,但仍然是该上中央电视台的上中央电视台,该买去送礼的照旧买去送礼。
  当然,如此巨大“包容力”下的生命往往却很脆弱。回头看一下,中国保健品市场鲜有十年不衰的品牌,而几年一见的闹剧却层出不穷。即使在这条船上大获成功、翻身成英雄的人,也总是迫不及待地跳出去,哪怕跳进另外一个泥潭;似乎生怕这条船转眼即沉,连气泡都浮不上几个来。
  放眼全世界,中国的保健品市场可算一个异数。在美国和欧洲,保健品一般被称为膳食补充剂(dietary supplement),主要包括补充矿物质以及补充能量等一些大类。人们往往仅仅将其作为一种必要的营养补充,没有人出于长生不老或者包治百病的目的去买钙片。
  在中国,却是一幅完全不同的图景。一开始,保健品秉承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中医养生理念,就被普遍赋予事关生老病死的伟大使命。实际上,“保健药品”这个大的分支,直到2004年1月1日才被正式取消。
  虽然名义上被取消了,但将保健和药效合二为一的“幽灵”,却一直在保健品市场上空游荡。很多做保健品的,如果不整点药效出来,似乎都不好意思给顾客推销。毕竟,对于很多刚解决了温饱的消费者而言,仅仅补充营养的号召力还是不够强。
  当然,造成今天这样的乱局,除了虚假宣传和非理性消费诉求之外,沉默的监管部门也难辞其咎。
  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欧盟,都是绝对禁止保健品宣传具有药效的,违者将受到严厉的处罚。但在中国,很多厂家却经常以“销售人员私下宣传”为由,逃避应有的处罚;即使偶有得到处理的,也往往是轻描淡写、无伤筋骨。
  实际上,我们注意到,国际上正普遍强化对于保健品的监管,以进一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在欧盟,新的《营养补充剂指令》就不允许任何保健品宣传其具体药效,只能简单地表达“改善生活质量”等相对笼统的效果。
  此外,保健品所包含的所有成分,都必须在质和量上保证其安全性。也就是说,除非有确切的科学证据支持,否则不允许随便把新的成分引入保健品中。欧盟警告说,任何在保健品中使用未列入允许名单中的成分的做法,都将面临司法指控。
  一向对保健品不设多少门槛的美国,近年来也同样在经历监管理念的变革。2007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正式宣布,任何在保健品中使用未标明成分的行为,哪怕不会损害健康,都将被视为违法行为。FDA可以授权司法机关依法扣押这些违法保健品,仅在今年4月密歇根州的一次行动中,就查封了130多万美元的保健品。
  但在中国,消费者从监管机构那里得到保护的力度还十分有限。今年以来,大连珍奥核酸就多次被指大量使用了原申报配方中没有的成分,包括人参茎叶皂甙粉、银杏叶黄酮、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但迄今为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未对此做出回应,并公布相应的调查结果。
  很难想象,一个有能力单月批准上百种新保健品上市的监管机构,在保健品上市后会没有足够的能力来继续进行监管。这似乎更接近一个“黑色幽默”。
  但并非所有的消费者都能承受得起这种“黑色幽默”的代价。2007年,完美(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完美芦荟矿物晶的安全性,就曾经引发媒体广泛的关注,因为有消息称这种保健品可能导致了数十人的死亡。虽然完美(中国)表示,这完全是其竞争对手恶意攻击。但来自国家监管机构,对于这种保健品以及数十人真正死因的更加权威和全面的调查,仍然是一个空白。
  或许,中国保健品市场只有在自身的健康得以确保之后,才能给广大消费者带来更多稳定的、可以预期的健康信心。毕竟,作为个体的人总是脆弱的,有着太多不能承受之重。■

版面编辑:邱祺璞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