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文化 > 新知 > 正文

生物产业等待“破茧”

2008年01月11日 11:12 来源于 caijing
中国能否在与印度等国的“生物竞争”中胜出,重要的不是资金的投入,而是环境的培育


基因图

中国能否在与印度等国的“生物竞争”中胜出,重要的不是资金的投入,而是环境的培育

  谁说在中国国内,科技新闻没有娱乐、体育或者商业新闻那么时髦?实际上,如果你细心的话,在很多科技报道中,都可以读出娱乐的味道。
  本月(2008年1月)出版的英国《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研究人员刚刚发表了一篇关于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研究报告。上海一家报纸随即在其报道标题中称,“加惊呼:中国生物制药恐将主导世界”。
  仅仅几个月前,一家跨国制药公司中国创新中心的负责人还对记者坦言,在美国市场上,你几乎见不到中国公司生产的药品。
  难道在短短的时间内,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就咸鱼翻生甚至主导世界市场了?要相信这一点,或许我们同样应该相信,中国足球队有望在2010年世界杯冲击冠军。
  实际上,在这篇文章的作者之一、多伦多大学 McLaughlin-Rotman全球健康中心彼得·辛格(Peter Singer) 教授看来, 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就像是婴儿期的龙,它会很快成长为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并改变工业化国家在生物技术创新领域一统天下的局面。
  辛格和他的同事走访了22 家中国生物医药公司。他们发现,尽管中国长期被视为“熟练的产品复制者”,但实际上已经开始勇敢地尝试医学创新,并且推出了世界第一个商业化的基因治疗药物和唯一的霍乱疫苗片剂。
  当然,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另外一个发展中大国——印度,实际上也一样雄心勃勃。不过,研究报告的第一作者萨拉·弗茹(Sarah Frew )博士认为,这两个国家的生物技术革命也有着明显差别。
  很多印度公司将精力放在工艺创新,着眼于降低医药产品的价格。像Shantha Biotechnics等公司,将成功地将一种乙肝疫苗的价格降到了50 美分,只相当于进口产品的1/30 。而在中国,不少公司的兴趣则在基因治疗和再生医学等领域推出新产品。
中国和印度公司在口味上的区别,或许与两个国家各自的文化和社会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弗茹博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反映出过去一二十年,两个国家在生物技术起步阶段的政策环境差异。
  印度的专利法主要致力于保护工艺创新,而不是产品创新。当然,印度于2005 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其知识产权政策发生了变化,已经有一些公司投身于创新产品研发。中国政府则从一开始就支持创新产品研发,并且通过“863 高技术计划” 等提供了资金支持。
  提起印度的技术发展,很多中国人的第一印象,恐怕是其强大的计算机软件产业。一位资深印度科学记者曾经对记者抱怨,他随印度科技部长访问中国时,很多中国记者的兴趣都集中在与信息产业有关的问题。
  实际上,印度对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也非常重视。早在 1986年,印度就在科技部之下成立了专门的生物技术部 (Department of Biotechnology),以推动本国生物产业发展。目前,一些印度公司的产品已经进入国际市场。2007 年11 月,印度又颁布了新的生物技术发展战略,进一步强化其地位。
  同样,近年来,中国政府也在致力于生物技术产业发展,为各个研究机构和企业投入了数以亿计的资金;一些地方政府还提供土地等各种优惠条件,来扶持生物技术公司的发展。
  此外,越来越多的海外学者回到中国创业。为数不多的从事创新产品研发的生物医药公司中,活跃着“海归”的身影,如深圳赛百诺董事长彭朝晖和扶素生物董事长周根发等。
  赛百诺的重组人p53 腺病毒注射液,是世界第一个商业化的基因治疗产品。它也拥有一个非常动听的商品名“今又生”。2004 年1月,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给这种药物颁发了生产批文,用于治疗头颈癌。目前,“今又生”已经治疗5000 多名患者,其中包括约400 名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大陆寻找希望的海外患者。
  不过,辛格和弗茹等人在研究报告中指出,鉴于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郑晓萸等高官的腐败案例,导致国际学术界对其任内批准的很多新药,都持一定的怀疑态度。 
  实际上,在中国生物医药行业中,真正得到国际学术界承认的创新产品屈指可数,而不是像上海那家报纸所说的“发展迅速,创新性产品涌现”。中国绝大多数公司根本无力,或者说也无心从事技术创新。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是,对于这些中国公司而言,如果非专利药品的生产质量都达不到国际标准,创新药品的研发又何从谈起?
  正如辛格教授所警告的那样,中国的一只脚实际上还停留在“封闭的过去”。婴儿期的中国生物技术公司最需要的“奶水”,并不是政府的直接资金投入,而是一个足以吸引国内外风险投资的政策和金融环境。
  两周前,在《科学时报》社举办的“2007 生物产业政策高级研讨会”上,一家国内生物公司的老总就强调,政府投入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制定公平的市场经营规则。
  值得庆幸的是,中国政府部门和整个社会,也逐渐认识到了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诸多软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司与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共同编写的 《中国生物产业发展报告2006》就承认, 中国生物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少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产学研协作机制未建立。此外,中国也尚未形成有利于生物企业开展融资、市场营销等经营管理活动的良好氛围。
  2007 年4 月,国家发改委也首次发布了生物产业的五年发展规划,提出到2010年初步形成有利于生物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生物产业增加值超过5000 亿元。据了解,发改委也正在会同多个部门制定促进生物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目前起草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作为全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给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国内市场;从另一个层面说,生物产业的发展,也承担着保障中国十几亿人口生存健康这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当然,这些都仅仅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而已。或许,对于襁褓中的中国生物技术产业而言,能否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今后几年的培育环境才至关重要。■

既往相关报道:

中美洽谈签订生物燃料合作协议
生物柴油梦

版面编辑:邱祺璞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