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文化 > 生活 > 正文

孙道临

2008年01月04日 16:12 来源于 caijing
著名电影演员、表演艺术家孙道临,2007年12月28日在上海去世,享年86岁

 

著名电影演员、艺术家孙道临,2007年12月28日在上海去世,享年86岁

  2007年12月28日清晨,刚过86岁生日的孙道临在上海华东医院猝然辞世。由于突发恶症,妻子和惟一的女儿甚至来不及赶至身边。
  银幕上,王子为复家国之仇满身披挂,死于朝堂;银幕下,他须发枯槁,面容平静,如一位普通的弄堂老人。
  如果可以选择,相信这不是孙道临喜欢的告别世间的方式。事实上,由于严重的面部三叉神经疾病,2005年以后,他对过往人事几乎完全丧失记忆,只认得妻子王文娟。2006年,最后一次接受电视采访时,他用自己的方式向影迷平静道别:“现在我已经不是我了,你们认识的那个孙道临其实已经死了。”
  不过,人们依然怀念他在银幕上塑造的经典人物形象:《渡江侦察记》里的李连长、《家》里的觉新、《永不消逝的电波》里的李侠、《早春二月》里的萧涧秋;怀念他在《王子复仇记》里不可复制的金石之音:“活着,还是不活?这是个问题”。作为赵丹之后最成功的电影小生,银幕上最富诗人气质的儒者,孙道临在中国电影史上自有自己的地位,虽然这并非他的全部。
  在一些影迷眼里,孙道临与其说是演员,不如说是知识分子。
  他原名孙以亮,以艺名行世,1921年12月出生于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少年就读于北平崇德中学,与杨振宁、邓稼先、黄宗江等人同窗。1938年考入燕京大学,初习法学,后因“对人生观很有兴趣”,改学哲学,期间以“孙羽”的笔名,在《燕园集》上发表诗歌、小说、散文多篇,其中32首收入《中国沦陷区文学大系诗歌卷》。
  这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很多诗人、作家的标准履历。如果不是发小黄宗江的怂恿,诗人孙羽可能还会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更浓重的痕迹。阴差阳错,弃文从影,数十年后孙道临曾感慨:无论当年念哲学,还是后来拍电影,都是“历史的误会”。
  1948年,孙道临完成了因抗战中断的燕京学业。其时父亲已因病故去,他在北京尚有亲人,但已没有家。遂变卖房产,决意南下。起初签约演员金山开办的清华影业公司,拍摄了黄宗江编剧的《大团圆》;后加入昆仑影业公司,与赵丹一起拍摄名片《乌鸦与麻雀》,从此寄籍上海,成为一名职业演员。
  从影是命运拨弄下的被动选择,但孙道临是认真对待的。也许是没有经历过“东方好莱坞”黄金时代的浸淫,直接融入革命新时代,孙道临的挣扎反而比赵丹等人要小。他最擅长的角色是苦闷徘徊的小知识分子,但是1949年之后,银幕的主角是英雄人物。孙道临自觉深入前线体验生活,真心向时代要求靠拢,努力适应。他终其一生都没有创造出李向阳那样“高大全”式的人物,但是,在那个以粗犷为美的时代,他毕竟在革命者身上烙下了自己沉郁内敛的气质。经过时间的漏选,他扮演的李侠、李连长,反而成为人们印象最为深刻的一种。
  “文革”中,孙道临亦因为出演《早春二月》受到冲击。但他不愿意谈论自己的辉煌,也不愿意谈论自己的苦难。他的内敛,大概不仅仅是出于艺术家的完美主义,也有本性的孤傲和经历苦难后的审慎。
  惟一的一次心迹流露是上世纪90年代末,有关方面举行文化活动,邀请“老艺术家”们捧场。应酬散席,老友送孙道临返回寓所。从不以喜怒示人的孙道临突然自嘲:“我快八十的人了,还一直挤眉弄眼,我容易吗?”闻者一楞,继而同病相怜。
这个“最陌生片段”见于一位上海文坛耆宿后代的怀念文章中。作者感慨:你怎能想象一个哈姆雷特王子去喊口号呢!
  但是,“最陌生片段”毕竟只是片段。在中国民间语文里,“老艺术家”是一个有着特殊涵义的词汇。他们通常居住在政府提供的旧式高级公寓里,以艺术之名为人民服务;他们曾是风华绝代的英雄、绅士、名媛,现在多只在官方节庆场合列队出现,接受人们的尊崇和礼赞;他们是一代人的记忆,又事实上处于被遗忘的角落;他们曾经被权力深深伤害,又对权力有着莫名的依赖。对于一般民众而言,他们深居简出,就如同居住的老式公寓一样,华丽而难掩衰败,寂寞仍不无矜持。滚滚红尘难掩他们青春的光芒,只有盛宴过后,人们才翻检出这位天才演员曾经的诗行:
  即使我能在筵席中寻觅得一个座位 / 明日仍会有我的地位么 / 你们所欣赏的是江上北风的歌吹 / 而我岂能满足那样一点 / 没有回响的声调/……
  没有人知道,生命的最后时光,已经失忆的孙道临还能否记起当年徜徉在未名湖畔的燕京才子孙以亮,是否还记得当年写下的这首《独往》。■

版面编辑:运维组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