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文化 > 逝者 > 正文

侯耀文

2007年07月23日 15:14 来源于 caijing
相声演员。2007年6月23日北京病逝,享年59岁


侯耀文

 



  7月17日晚,数千名生前友好、普通观众聚集在北京解放军歌剧院,纪念刚刚去世的相声演员侯耀文六十冥寿。用笑声表达哀思,这是相声界才有的特殊方式。
  舞台背景中央,侯耀文笑容灿烂,阳光一如生前。当晚演出持续了整整六个小时。跨过午夜,压轴节目是侯宝林大师的代表作《卖布头》,表演者郭德纲、于谦。历史是如此耐人寻味,半个世纪前,侯宝林让起于草根的相声登堂入室;今天,他的徒孙又把厕身庙堂的相声重新放逐回了江湖。
   生为大师之子、逆子之师,侯耀文注定是相声史上一个过渡性的人物。这是他的遗憾,也是他的独特价值。
    侯耀文出生于1948年。当时侯宝林已经红遍全国,被最高领导人嘉许为“语言大师”,领袖群伦。不过,“好男不吃张口饭”,最初,侯宝林并不同意儿子学说相声,一度为此摔过碗筷。直到16岁时,侯耀文瞒着父亲考取了中国铁路文工团,侯宝林才接受既成事实,零星指点他一招半式。登台头几年,侯耀文甚至不敢亮出侯氏后人的招牌,而是取了一个“小阿弟”的艺名。
    相声起源于天桥地摊,自祖师爷张三禄开宗立派、“穷不怕”朱绍文薪火相继,之后经历过几次关键的流变:侯宝林改俗为雅、因形就势,是为一变;马季时代,讽刺让位于歌颂,是为二变;九十年代以来,相声走向衰微,虽有“十大笑星”支撑局面,实则鱼龙无首,边缘化命运已不可逆转。直到2005年底,栖身天桥的郭德纲平地惊雷,还魂江湖,相声才重新回到主流人群的视线,是为三变。
    家学所系,侯耀文一直以继承父亲相声衣钵为己任。他的相声与同辈相比有一个明显不同,就是坚持“讽刺为主”,这是侯派的灵魂,也是相声的灵魂。不过侯耀文没有、也无法再照搬父辈们的讽刺绝活:父辈们可以随意嘲讽韩复渠这样的大军阀,侯耀文只能挤兑挤兑升斗小民;侯宝林的相声以第三人称为主,侯耀文的相声则全是第一人称,“侯扶倒”、“侯大明白”等风靡一时的段子,全是他拿自己开涮的。这固然有两代人艺术喜好的不同,也可以看出相声大环境发生的变化。
    相声界有父不传子的规矩。入行后,侯耀文拜在“捧哏大师”赵佩茹门下,说、学、逗、唱的基本功打得非常扎实。他继承了父亲的好嗓子,擅长“柳活儿”,所说《戏迷》、《学裘派》等作品都有乃父风范。他也能创作,风靡一时的作品有《糖醋活鱼》、《财迷丈人》、《见义勇为》、《侯氏发声法》等。不过最近几年,侯耀文登台明显减少,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文工团实力拓展和收授徒弟上。
    曲坛即江湖。侯派相声曾经有过如日中天的辉煌,建国初期,侯宝林常年出入中南海为最高领导人演出,当时的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有言:“哪一个人能使我们的主席这样高兴,只有侯宝林!”地位之显赫可想而知。不过近十几年来,以姜昆为代表的精英相声逐渐成为官方认同的主流,相声界投奔到姜昆门下也是蔚然成风。2001年,侯耀文当选为铁路文工团说唱团团长,短短数年,从全国吸纳了一大批相声人才,其中包括陈寒柏、奇志这样一些“非主流相声演员”,甚至摇滚歌手常宽也拜在他的名下,马季因此批评他收徒过于“草率随便”。不过,经过几年的扩张,铁路文工团倒是实力大增,成为与中国广播说唱团并驾齐驱的相声重镇。
    侯耀文最出人意料之举,是2004年力排众议,收郭德纲为徒。在郭德纲最困难的时候,侯耀文把他调入了铁路文工团,免除其后顾之忧。这以后,凡是公开场合,侯耀文必为饱受争议的徒弟开脱;郭德纲在相声界左冲右突,喝佛骂祖,唯独对侯门两代尊敬有加。以逆子身份横空出世的郭德纲,最终以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认谱归宗。侯氏相声香火,也因此得以一脉相传。
  侯家经历过大福大贵,也遭受过白眼屈辱。很难说,侯宝林一生否极泰来、福祸相依的经历,对后人的为人行事没有影响。熟悉侯耀文的朋友透露,侯三爷(侯耀文在家中排行老三)平日生活颇有公子哥作派,慷慨义气,穿着讲究,喜欢呼朋唤友,也颇有女人缘。他先后曾有过两次失败的婚姻,也曾与歌星韦唯等传出过恋情。不过2004年和第二任妻子离婚后,他一直没有再婚。
  6月23日,他一个人呆在北京郊外的别墅家中,上午出门见了一个朋友,回家即感到不适,想上楼睡一会儿。傍晚,急救中心医生闻讯赶到,沉睡中的侯耀文再也没有醒来。其时,距离他60大寿不足一个月。■

  作者为杂志记者

版面编辑:运维组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