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文化 > 逝者 > 正文

吴惠连

2006年05月01日 00:00 来源于 caijing
斯坦福大学新闻学教授,因患癌症于2006年4月12日在美国去世,享年69岁


  他的报业历程是胜利者的,也是悲剧性的。
  吴惠连(William F. Woo),第一位在美国主流媒体担任总编辑的亚裔新闻人。他文章优美,笔锋富有感情,才华飘逸,是一位学者型报人,曾三次入围普利策奖决赛。作为普利策报业旗舰《圣路易邮报》首任非普氏家族的总编辑,他秉承约瑟夫普利策的办报理念,追求公正,以新闻为手段促进社会进步。然而,在整个美国报纸商业化、报业集团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压力下,许多传统的新闻价值观被扭曲;家族办报的环境造就了他,家族经营的削弱,也注定了他从业界黯然消退。
  吴惠连1936年出生于上海,父亲吴嘉棠在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留学时,结识了他的美籍母亲;婚后两人回到上海。吴嘉棠曾任英文《大陆报》和《大美晚报》主编,兼任《申报》采访主任。二战后,父母离异,母亲带着吴惠连回到美国中部的堪萨斯,从未再婚,生活相当拮据。吴惠连上大学时主修英国文学,为了赚取学费,在当地一家报社打工,就此迈入新闻行业。后来有人问及他是否因父母的影响而选择从业新闻,他很坦然地解释,“这完全是巧合”。
  时值上个世纪50年代,尤其是置身于美国中部相当保守的环境,吴惠连由单身母亲带大。1951年父亲经过堪萨斯时一家见面,父母芥蒂仍深,情景尴尬,给他少年的心灵很大冲击。多年后吴嘉棠在香港病重,吴惠连前去探望,往日孺慕又隔阂的情景历历在目,他为此曾写下极有感染力的一篇杂文。
  吴幼年在上海生活的时间并不长,但礼教分明的中国大家庭,塑造出长幼尊卑的观念。1962年,他进入普利策家族报业《圣路易邮报》,才气与勤奋受到重视。尤为突出的是,他全心全意追随普利策制定的办报原则,以高度的理想主义,为弱势群体说话,推动社会改革,受到时任总编辑兼发行人普利策三世的赏识,着力栽培。1970年,吴惠连成为社论版主编,通过“普利策平台”,更加充分地发挥这些价值观。1976年,他陪同普利策来中国访问,两人过从更密。当时报社已有人预言:普利策三世将会打破家族传统,不把报纸传给自己亲生的儿子,而传给他的“中国干儿子”。至1986 年,吴惠连果然被任命成为第一位“非普氏总编辑”,普三世自己则保留董事长、发行人的职位。
  有了三世的支持,无往不利,吴惠连迎来了他事业最辉煌的阶段。他昔日属下编辑、现任职《纽约时报》社论版的凯伦弗里曼(Karen Freeman)还记得,吴在开编辑会议时,手里总拿着一本字典,不时翻阅,讲话用字用词,都恰到好处。但是1993年普利策三世去世,他的同父异母弟弟麦克普利策接手事业,新任执行总编(Managing Editor)与吴之间经常发生龃龉。吴尽可能避免正面冲突,报社内形成两派势力。
  此时的美国报业受到互联网冲击,加上零售业整合使广告收入下滑,各主流媒体纷纷寻找对应之道。吴惠连坚持普利策的传统理念,强调新闻质量与深度报道;执行总编则提倡改革,编辑部内鸿沟日深,士气低迷。结局是两败俱伤,他的对手自动离职,数月后,吴惠连也被迫出局。后来在一次亚裔记者会议上,有人问,亚洲人在美国报业难以位居顶层是不是文化因素所致,吴认为,他的遭遇并不是因为重视“和为贵”的文化;他的领导方式是以身作则,树立榜样,以人格和道义来感召团队。
  1996年夏天,吴惠连与家人在英国度假时,得知其已被免除总编辑之职,遂于新职位任命之前,主动请辞。离开《圣路易邮报》数天后,普家任命了新的总编辑,推行新政,核心就是发展“公民新闻”(civic journalism),贴近民生,大众参与,而这正是吴以前特别不热衷的。他认为,公民新闻会导致新闻的庸俗化;新闻人的责任是引导社会进步,以高素质的新闻报道和社论来设置议题;他们应该有崇高的理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岂能被一般读者牵着鼻子走?这种观念,他始终持守。
  吴惠连的离职,反映出美国一个以家族办报恪守祖训时代的式微。
  此后,吴惠连定居加州,在斯坦福大学担任教授。他认为,新闻学的传授不光在技巧上,更重要的是人品,是道德理念的循循善诱;人生在世需追求一些不朽的价值,来改造社会,像接力棒一样,一代一代传下去。
  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吴惠连与妻子Martha Shirk得到奈特基金的资助,前往香港考察传媒业。此后,他在香港大学新成立的新闻传媒中心担任顾问及访问教授,经常来往于美国与香港、中国内地之间讲学,很受欢迎。■

  作者为耐特国际新闻学人,香港大学亚洲中心访问学者

版面编辑:运维组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