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唐人街大巴故事

李大卫
2005年12月12日 09:21
华人的车队是小本经营,斤斤计较,锱铢积累;这样的小生产无时无刻不在自发地产生着资本主义


  在纽约当翻译那些日子,常带客人去周边城市办事。客人大多不富裕,于是建议他们去唐人街,搭乘中国人经营的长途汽车,华埠居民俗称唐人大巴。
  大巴总站设在东百老汇大街的一个路口,头顶上是曼哈顿桥(就是跟布鲁克林桥平行的那座蓝色吊桥),每隔不到一分钟,就会有地铁列车隆隆驶过。假如这时你正在用手机通话,对方多半会以为唐人街遭到了轰炸。桥下有一家海鲜餐馆,据说不少偷渡的人蛇到了纽约,都选在那里跟家人会合。那是我平生见过最脏的街道;至于怎么个脏法,这里不便多做自然主义描述,反正和小资们的纽约相去甚远。
  由此向东,可以看见当街立着一尊雕像。那是全副冠带的林则徐。对中国人来说,这位大清国两广总督兼道光皇帝的钦差大臣,是抵抗外来势力的民族主义代表;而在纽约,华人们自己成了外来分子,于是偶像的身份被改造得极其暧昧——花岗岩底座上便用中英两种文字铭刻着——林则徐将军,国际反毒品先驱。
  唐人大巴最大的好处是便宜:10块钱到波士顿;华盛顿双程35块;到费城的往返票价最低到过7块钱,略贵于一包万宝路。以这样的价格,市场竞争力自不待言。2002年我第一次坐他们的车去波士顿,车上只有一个外族乘客。那是个专为华人打官司的穷律师,一个心肠不错的犹太老头,名字也叫大卫,喜欢吃烤鸭,喝五粮液。
  逐渐地,搭中国人车的“老番”多了起来。每回一出荷兰隧道,乘客们纷纷打开报纸,一片《侨报》、《星岛日报》当中,也会点缀几份《纽约邮报》。这是传媒大王默多克旗下的一家小报,俗气而热销,压得同样俗气的《每日新闻》几无容身之地。再后来,车上开始有干干净净的白领读《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2004年初春,我最后一次坐唐人大巴,从里士满回纽约。路上,邻座的小伙子在读马丁艾密斯的《黄狗》。小说属于偏“酷”的一类,在中国得划到后现代派,不是受过点教育,文化上有点追求的人,不会去碰的。
  这里,我们看到一条上升的曲线。那些乘客的成份,用某些人士的话说,就是在不断地“上档次”。而这是要触犯一些人的利益的。于是,市警署不断传出话来,说要取缔华人的汽车公司。这当然是有人想让官府出面,把对手扼杀在摇篮中。至于借口嘛,无非是恶意竞争,车况不合安全标准,员工待遇有违人道,等等。提出这些指控的,自然是本地人开的大公司。他们拥有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家大业大,雇员福利好,经营成本高;不但要算经济账,而且要算政治账。一算政治账,经济上就要付成本。当然,政治的终极目的也是经济利益,只是通过这种手段追求的利益,大多都未必正当。正当的利益应该来自自由准入,公平竞争的市场。这是常识。
  大公司的车我没少搭,尤其是“灰狗”。他们规模大,线路四通八达,带我走遍大半个美国。可我在他们的车上丢过行李。司机开不出多远就停下喝咖啡,把乘客放在烂得不能再烂的速食店门前。他们的卫生也不比华人搞得更好。一次他们的汽车在西部沙漠里抛锚,那是大前年7月底的一个下午的3点钟,差点把我晒成人干。到80年代,一些优惠的服务也取消了。就这样,他们还有脸亏损。所以不管哪国人,只要不是顽固坚持狭隘民族主义立场的红脖子老粗,都会选择唐人大巴。
  。反观西方人,跟现代社会主义运动殊死搏斗了近一个世纪之后,发现自己正不得不为维护社会主义传统而奋斗。
  于是,纽约市就要将唐人大巴,这棵资本主义毒苗连根拔起。千钧一发之际,《纽约时报》一位据说来自北京的年轻记者,为此写了一篇精彩的报道,在纽约市民中引起强烈反响。文章讲了车队老板白手创业的故事,还为他的车队最为人诟病的安全问题做了辩护。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两点:一,很多来自第三世界的新移民,代表了美国人正在失去的美国精神;二,占领舆论阵地,是一项何等重要的工作。
  离开纽约将近两年。几天前偶见一词,叫“满地可”,肯定是地名,记得那是唐人大巴一条线路的终点。一起吃火锅的朋友说,就是“蒙特利尔”。曾在一部电影里见过那个城市,后来一直盘算着去看看,结果放着那么便利的交通工具,还是失之交臂,憾莫大焉。最气人的是车队管事,怎么就不懂招牌上要用外国字写上“MONTREAL”?■

作者为作家、评论家,现居美国

版面编辑:运维组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