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文化 > 逝者 > 正文

里根

2004年06月20日 00:00 来源于 caijing

  2004年6月5日,93岁的罗纳德·里根因肺炎及老年痴呆并发症在洛杉矶家中病逝。作为美国总统,他留下了三项纪录:迄今惟一一位演员出身的总统,当选时年龄最大的总统,寿命最长的总统。
ஸஸ里根曾连任两届总统,八年里民望一直极高。他去世后,许多美国民众,不远千里,来到洛杉矶或华盛顿,向这位前总统作最后告别。美国政府6月11日在华盛顿国家大教堂为里根举行隆重的国葬仪式。在4000多出席仪式的来宾中,包括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和原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里根在国际政治中的盟友和对手,他们与里根一道,是冷战的主要终结者。
ஸஸ1911年,里根出生在伊利诺州的一个小镇。入主白宫前,他当过救生员、电台播音员、好莱坞的二流演员、加州州长。他曾经是一个狂热的民主党人,最后却成为执著而保守的自由主义共和党人。他坚信美国的民主制度、个人自由和资本主义。他有过两次婚姻,四个孩子。同样是电影演员出身的南希·里根跟他相濡以沫52年,并陪他度过人生最后历程。
ஸஸ里根的口才和幽默是公认的。白宫的记者素来刁钻,跟他们打交道,里根不比他的前任强多少,吃过几次亏之后,他选择了发表电视演说来向美国民众传达他的信息,从而越过记者,躲避提问。他是美国历史上最懂得运用电视作为政治传播工具的总统。他所说过的一些话至今仍为美国大众和政客们津津乐道。
ஸஸ1981年,里根遇刺。忍着剧痛,他跟抢救他的医务人员打趣说:“请告诉我,你们都是共和党人。”一位护士握着他的手,他问:“南希知道我们这事吗?”南希赶到之后,对于遇刺一事,他只轻描淡写地说:“亲爱的,我忘了躲。”1984年,年已73岁的里根同民主党人蒙代尔竞选总统职位。在电视辩论会上,他说:“我不想把年龄作为一个话题来讨论。我不想为了政治原因攻击我的对手太年轻,没有经验。”对于反堕胎,他说:“我注意到,那些支持堕胎的人都已经出生了。”媒体问他是否需要对经济衰退负责,他说:“是的,因为我早年是个民主党。”
ஸஸ从1981年到1989年,里根掌权的八年中,美国经济高速增长,内政外交皆显示了里根保守、强硬的一面。里根主张小政府,低税收、强军事。经济上,他信仰传统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理论,鼓励国际贸易。
ஸஸ对于政府,里根说过,政府不是解决方案,政府就是问题所在。他认为大企业和小企业的区别就是后者受政府骚扰太多。很多人批评他远离了罗斯福新政的精髓,大肆削减政府资助穷人的部门和项目。
ஸஸ里根的税收政策和经济理论是相辅相成的。他认为,减税可以刺激投资和经济增长。他并不讳言他的减税政策使富人受益最多。他认为富人越有钱,其他社会阶层也同样获利。他不主张给可以工作的穷人过多福利。除了1981年~1982年的经济衰退,里根在位的几年中见证了美国历史上最长时间的经济扩展,共创造了1600多万个工作机会,股市也创历史新高。当然,因为国防的过度支出,美国在里根时代的财政赤字比他就位前增加了三倍。虽然就业增长,更多的人却生活在贫困线下。因为强烈支持国际贸易,美国遭遇了巨大贸易逆差,并在他执政期间由最大的债权国成为最大的债务国。
ஸஸ里根极力支持加强国防力量,打击国外恐怖分子。他极端敌视共产主义国家,称苏联为邪恶帝国。他支持由苏联控制的国家(如阿富汗、尼加拉瓜和安哥拉等)国内的反对势力,试图颠覆这些国家的政府。他说,只要涉及到国家安全,美国就一定会行动。1983年,他不顾反对,派遣一支美国部队来到贝鲁特试图安顿局势,结果241个美国大兵遭恐怖分子袭击身亡。他的“星球大战”计划刺激了新一轮军备竞争,并因此拖垮了老对手苏联。
ஸஸ在外交政策上,里根最大的成就是以胜利者的姿态结束了冷战。他见证了柏林墙的推倒和东欧的变革。虽然极端敌视苏联,里根却没有放弃接触的政策。在他的努力下,美国同苏联达成了销毁两国中程核导弹的和约。
ஸஸ虽然关系紧张,里根访问过中国。在他就任期间,中美贸易快速增长。
ஸஸ1981年,里根遇刺之后死里逃生。他的新闻秘书布雷迪却永远坐在了轮椅上。因为刺杀事件,里根改变了对枪支管理政策的态度,支持美国通过更加严格的法律限制公民携带枪支的权利。
ஸஸ里根总统生涯中的最大丑闻是“伊朗门”事件。表面上,美国严令决不跟伊朗进行武器交易。私底下,在他的同意和授权之下,他的幕僚通过给伊朗当局提供武器的方式来救赎被伊朗的盟友劫持在黎巴嫩的美国人质。对检察官的指控,里根极力否认,并在电视讲话中称:“我们没有,再说一遍,没有用武器或者任何其他东西来换回人质。”独立检察官的结论是,里根掩盖了真相。
ஸஸ有媒体曾问他,一个演员怎样才能成为总统?里根回答说:“总统不是一个演员怎么成!”■

作者为美国伊利诺大学新闻系教授

版面编辑:运维组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