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财新通行证
T中

表现,超越边界

特约文化记者 李大卫
2014年11月03日 18:06
一种来自异国文化的影响,在被传播、吸纳的同时,也会出现一个不断反动、改造的过程

  【财新网】(特约文化记者 李大卫)在聚会上遇见一个feeling creative(大意为觉得有创造力——编注),总想写点儿什么的人。她讨厌法国文化,说最好的文学来自捷克,因为有昆德拉。那个捷克作家我没读过,只看过他的小说改编的电影,但听说他持法国护照,用法文写书。文艺、国族都是历史性存在,它们之间,常在互动中构成十分拧巴的关系。

  最近刚在洛杉矶县美术馆(LACMA)看过一个展览,名为《表现主义在德国与法国》,主题就有这层意思。该馆拥有很强的表现主义绘画收藏,不少重要捐赠来自比利·怀尔德这样的昔日好莱坞大腕儿。博物馆地处威尔夏大道,本身是一组很有意思的建筑。临街的布罗德当代美术馆,红色钢质结构裸露在外。同样外露的电动扶梯,好像设计者皮亚诺在向自己的早期作品——巴黎蓬皮杜中心致敬。和美国的很多私立博物馆一样,这里每个月也会免费开放一天。

登录 后获取已订阅的阅读权限
财新通会员
可畅读全文
订阅/会员升级
您正在阅读
表现,超越边界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恭喜 购买成功
有效期:-
您可在 个人中心 - 我的权限 - 单篇 找到购买的文章
您正在阅读
表现,超越边界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限时优惠,共可读 1 篇相关稿件

我已订阅,切换账号登录
您已经购买了 次单篇文章
订阅后阅读更优惠
日更新文章超50篇 每篇文章不到5分钱

责任编辑:宋宇 | 版面编辑:宋宇

话题:
#法国+关注
#德国+关注
#巴黎+关注
相关阅读

高更的成功学

2011年07月08日APP打开

美国美术馆的奥秘

2013年12月27日APP打开

当咒骂沦为情歌

2014年10月24日APP打开

几个美国人在巴黎

2014年10月17日APP打开

雅致的噩梦

2014年09月11日APP打开

霍金指数

2014年09月18日APP打开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日韩越已有高级官员抵美 特朗普称各谈判国家正在卑微恳求

2025年04月09日

火线评论|为啥总有地方喜欢折腾牌匾

2025年04月09日

社科院张斌:应对关税冲击,怎样的财政刺激更有效?

2025年04月09日

境外旅客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全国推广 退税商店现场可办理

2025年04月09日

专题|特朗普关税战巨震

2025年04月09日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收藏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

订阅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App 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