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文化 > 阅读 > 正文

士人不知何处去

2012年07月13日 11:43 来源于 《财新周刊》
以“驯化君主”为名与君主达成妥协,这是思想界常有的思路。可惜的是,最终的结果多半是“圣人”被君主驯化,而非驯化君主

王晓渔|文

  汉初,叔孙通为了筹备朝廷典礼,到鲁地征召儒生。众生云集而响应,惟有两位儒生拒绝,理由有二:一是叔孙通先后追随多位主公,都以当面奉承而邀宠(“公所事者且十主, 皆面谀以得亲贵”);二是天下刚刚安定,不宜大兴礼乐,礼乐需要积德百年才可能兴起(“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伤者未起,又欲起礼乐。礼乐所由起,积德百年而后可兴也”)。

  两位儒生言之有理有据。叔孙通如果像孟子般为了坚持道统而周游列国,士为主、君为客,自无可非议。但叔孙通朝秦暮楚(此处“朝秦暮楚”不仅是修辞,也是实指,他曾追随秦二世和楚怀王),却是道与时变,君为主、士为奴。至于礼乐兴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可于一朝一夕间完成。

更多报道详见【专题】独立阅读
责任编辑:宋宇 | 版面编辑:宋宇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