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随笔︱杨旺)在京郊网球学校“匠心之轮”董事长办公室,丁咛正在对一名家长做劝诫工作,“对不起,目前情况下我们无法承诺像李娜那样。”
好不容易送走这位家长,敲门声又像莎娃的尖叫声急促地响起。又一个家长,又怀着同样的问题,希望得到同样的答案。
从2011年1月李娜获得澳网亚军到6月法网冠军这半年,中国网球人一直经历着这种甜蜜的烦恼。一方面,长期裹足不前的网球宣传在这个夏天实现了井喷。作为北京最负盛名的网球学校,“匠心之轮”的会员人数从300人一下涨到1800人,而中国的网球人口也增加到数千万。在中国,只有自己的冠军才可能激发人们持续而广泛地了解和热爱网球。另一方面,一些功利化的想法开始浮现。有人说,“下一个李娜离我们并不遥远。”有人甚至喊出,“复制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