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文化 > 阅读
他从历史中走来

他从历史中走来

2017年09月15日

眼见得他仿佛是从历史故堆中复活过来,马上就又要重新名满天下。可是不知因何缘故,竟然一直也没能真正再度扬名立万

收钱的手段与花钱的名义

2017年09月09日

想要国会每月多批几百亿美金的预算可不容易,但用来抵抗金融危机就另当别论了。以凯恩斯之名,行汉武帝之实,这大概会是个世界性难题

引爆影响力:让注意力提前就绪

引爆影响力:让注意力提前就绪

2017年09月07日

最优秀的说服者之所以优秀,在于擅长先发制人:对说服过程加以设计,让接受信息的人在与信息相遇之前就准备好接受

一个世纪的理性与情感

2017年09月02日

《凯南日记》意外地好读,理论之外,情感也很细腻,可以一窥老派美国精英的灵魂之音,如何伴随着美国整整百年间的喧嚣而变奏

八卦及意义

2017年09月01日

“意义没什么意义,意义都在细节和过程里。中国是一个格外讲究意义的国度,毁掉了无数人的趣味。”

资中筠:外交家顾维钧的幸与不幸—重读《顾维钧回忆录》有感

资中筠:外交家顾维钧的幸与不幸—重读《顾维钧回忆录》有感

2017年08月29日

我在不同场合曾引用顾维钧的话:国家是不能玉碎的。此语来自《顾维钧回忆录》。这部自述较之一般回忆录都客观、冷静而翔实。大部分涉及民国时期的外交,是中国近代外交史的珍贵参考资料

桨声灯影话自清

桨声灯影话自清

2017年08月18日

正如每一篇入选教材的文章,旷日持久,都有可能被读烂掉。但是当我跳出框子、保持距离、以不去打扰的全新角度,就忽然被《背影》中的一段话深深吸引和打动

安贤园内外的故园风物

2017年08月04日

第二代移民的挣扎,更多在于身份认同。当身份可以选择的时候,过去可以作为包袱抛弃,也可以作为礼物继承。只有离开自己的根,才会有切肤感受

《品园》说“影”

《品园》说“影”

2017年08月04日

在中国园林中,构景有虚有实,而影呢?又是虚景中的主要角色。聪敏的建筑师,是最懂得影的

基因技术会改变什么

基因技术会改变什么

2017年07月28日

哲学家苦心孤诣,构建了以人为中心的世界体系。这是一个倒金字塔结构,最下面的基石就是一个人独木支着。如果人之为人发生了动摇,这塔也就塌了

我为何放弃做犹太人

2017年07月22日

希特勒将犹太人排除在“正常”人之外的企图,以一种反常的现象得到了证明:犹太复国主义的修辞越来越强调罹难者永恒的特异性,而不是刽子手的特异性,强调犹太人的特异性,而不是纳粹的特异性

我忧虑故我在

2017年07月22日

我们被有害的思考模式占据了太多时间,而对真正值得花时间思考问题却十分吝啬

书“杂碎”

2017年07月21日

如今读书,时而见到各类选本,往往会莫名其妙地联想起“鸡杂”、“羊杂”,也就知道里面肯定没有肉、没有骨头,都是些“心”、“肝”宝贝

大萧条,谁的艰难时代

2017年07月07日

这种含着心酸的幽默,恰恰是普通美国人心灵的最宝贵闪光点,也是正规历史书上难以读到的一页

熟悉的陌生

熟悉的陌生

2017年07月07日

书中引用萧红的一句话,写得就更为精彩。她说:“我不能选择怎么生怎么死,但我能选择怎么爱怎么活,这就是我的黄金时代”

明治维新亲历记

2017年06月29日

当时,负责远东事务的大人物普遍认为,中文是学习日语的必要准备。因此,我和我的同学第一站被派往北京,在那里逗留数月

日本人“边境人”思维的惯性

日本人“边境人”思维的惯性

2017年06月23日

与其不着边际的耸人听闻,日本人倒不如转换思考,认真研究面对一个“中国化的日本”这个现实的课题

重读余秋雨,再觅旧中华

重读余秋雨,再觅旧中华

2017年06月23日

梳理中华文化基因的传承,余秋雨说,现代中国人对古代文化的继承,主要集中在明、清两代。可是“中华文化的格局和气度,到了明、清两代,已经弱了,小了,散了,低了,难以收拾了”

吃货的生死哀愁

2017年06月09日

吃饭是一件比人类历史还悠久的事,一路走来总是牵扯太多。它与口味有关,与文化有关,与健康有关,与利益有关,甚至关乎我们整个的意义世界

诗歌衔白话,散文断古今

诗歌衔白话,散文断古今

2017年06月07日

过去常听到人们对白话诗的批评,一般都是说它像白开水,好像浅白就是它的原罪。但是古诗词里,大量流传至今、经久不衰的句子,恰恰又是非常浅白的

这一代杰出的头脑迷于修行 ——20世纪50-70年代美国文人的“禅热”

这一代杰出的头脑迷于修行 ——20世纪50-70年代美国文人的“禅热”

2017年06月03日

如果连修摩托车这样的事都是艺术,还有什么不是艺术?如果连修摩托车都能悟禅,还有什么事不能悟禅

抵达,是为了离开

2017年05月27日

奈保尔的写作植根于个人,但不被个人经历所限定,而是通过对现实的再度认识来完成对真实的书写。个人的旅程和作家的旅程合二为一

金融周期与金融结构

2017年05月19日

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需要控制住货币信贷扩张的总闸门,同时改善金融结构,这涉及货币政策、审慎监管、法律法规等多个方面

永远有可能说“不”

永远有可能说“不”

2017年05月13日

任何一个熟悉近代史的人都不会否认环境因素的重要性。但不论环境塑造和约束我们的力量多强大,决定相信什么以及如何行动的,仍旧是我们的判断力

图说黄仁宇

图说黄仁宇

2017年05月12日

从图书馆捧回一本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掩卷之余,脑海中挥之不去的不是他的任何文字,而是那十来张中国版图。坦率地说,真是把我惊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