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文化 > 评论 > 正文

他们的侧影

特约文化记者 李大卫
2015年05月11日 10:02 | 标签:从远处看
某些传统上划归二三线的作品,也会成为公众注意力的中心

  【财新网】(特约文化记者 李大卫)或许再好的经典也经不起一再端详带来的疲劳,正如保罗·采兰(Paul Celan, 又译保罗·策兰)在诗中咏叹:即便是玫瑰,也不能看上一千次。于是,某些传统上划归二三线的作品,也会成为公众注意力的中心,比如伦敦国立画像馆,正联手纽约大都会策办萨金特肖像展。

  作为美国人,萨金特(John Singer Sargent)来到欧洲求学奋斗的时候,他的国家已经结束了内战,并在经济规模上赶超英国。但是,要在输出价值方面有所作为,美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本人考入过超级高大上的巴黎美院,比起如今某个中国人家的孩子进了哈佛,那还要嘚瑟若干倍。但是,终其一生,他只是靠着熟练的手法,生动的造型和亮眼的设色,再加头等舱式的服务态度,维系着行画名家的市场地位。他的成功,并不包括改变艺术斗技场的游戏规则。1906年,当他取得职业上的最高成就——应佛罗伦萨的乌菲齐美术馆之邀提交一幅自画像时,马塞尔·杜尚已经在蒙娜丽莎鼻子底下添上那一撇著名的小胡子。

更多报道详见【专题】从远处看
责任编辑:宋宇 | 版面编辑:邱祺璞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