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李大卫:资产阶级的审慎趣味

李大卫
2006年07月24日 15:00
他们漠视一切物品的使用价值,包括艺术,然后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把一切对象翻译成马克思所说的一般等价物
    先说一段题外话。北大有个文学教授,思维方式很像诗歌中的类比法。在一篇文章中,他把一次“文革”比附为中国式的宗教改革。谈到路德的新教运动,自然联系到活字印刷的促进因素,于是教授的诗性思维,又把现代印刷术的发明权,划归德国一个叫作符腾堡的地方。
    我们常人的知识比较散文化。历史课本上讲过一个叫古腾堡的人,15世纪中叶发明了复制书籍的新工艺,从此打破了罗马教廷对于《圣经》的垄断。这个伟大的工匠住在莱茵河边的美茵茨,当地的罗马式大教堂对面有个博物馆,专门介绍其生平和贡献。
    保存至今的古腾堡《圣经》为数极少(11套羊皮本,48套纸本),所以通常成为欧美各大图书馆的镇馆之宝;除一部藏于东京,惟一的私人拥有者为世界首富比尔盖茨。
    每个古腾堡《圣经》的收藏单位都将其视若拱璧。这不是印刷品,而是艺术,至少是工艺品,尤其是在古董资源相对贫乏的美国西部。比如洛杉矶的汉廷顿图书馆就有一部,并置陈列的是一部初版《坎特伯雷故事》,防弹玻璃挡着,除了制造气氛,看不出能对学术研究做出多少贡献。
    汉廷顿图书馆本来是铁路大王亨利汉廷顿的产业。此人靠营建贯通美国东西的铁路成为巨富,于是开始书画收藏。对一般大众来说,这个地方更像一处大型公园,占地极广,赶得上很多皇家园囿,四处遍植各类仙人掌。这里还有几处主题园林,最出名的有莎士比亚园和日本园,今年又新添一座仿效苏州的中国园。
    那个地方我去过一次,至今没有重游旧地的愿望。对我来说,那种折衷主义布局如同一个隐喻,指涉的是新兴资产阶级趣味上的莫衷一是和裹足不前。他们对于一切现成的、被传统肯定的东西,照单全收,一件不能少。从那些收藏品中,你不难看出当年主人在文艺市场上左顾右盼的迷离目光。假如条件允许,他们一定还会从埃及弄点什么过来。
    文艺的功能大致有三。一、娱乐。资产阶级于是把其中的乐趣让度给公众,并提供服务从中渔利,就像拉皮条的。好莱坞是这行的首都。二、反映意识形态。资产阶级没有自己的神话体系,他们只能乞求历史的亡灵,继续统治自己的精神生活。三、虚荣。资产阶级为了标榜品位,可以住在极不舒适的城堡,包括各式后现代城堡。始终模糊的文化面貌,促使他们内心偏爱照相术式的形式,包括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也许并非偶然,汉廷顿图书馆最重要的绘画收藏,是甘斯布尔甜得直齁嗓子的肖像画,如同资产阶级女性,手袋里总要带上一本《傲慢与偏见》,或是《安娜卡列尼娜》。
    或许他们根本没有什么偏爱,否则无法解释他们对毕加索和巴尼马修斯那份打了鸡血似的热情——囤积居奇的热情。他们就像卡尔维诺笔下那个不存在的骑士,只是一副被抽象价值驱动的空盔甲。,去伪存真,把一切对象翻译成马克思所说的一般等价物。他们是天然的大同主义者,当然只是在抽象领域;一旦进入现实,普遍人性必将落实到阶级、种族、性别、高矮胖瘦,就像货币里的日元、法郎、人民币。于是飞翔的理念使他们同而不合,冲突不断。他们都在讨好一切人,压榨一切人。
    法国一家香水屋的主管说:我们的产品是为女人生产的。您问哪些女人?当然是所有女人!我们帮助她们感觉到自己的女性特质和竞争力,当然要注意含蓄。我们的产品在美国,特别是亚洲市场,要像在欧洲一样流行。它必须新颖,同时非常经典;年轻姑娘喜欢,岁数大一点的女人也会欢迎。多么生动的自供状。
    调制普遍适用的趣味配方,靠的是垄断最多的噱头,还是蒸馏出基本的风格要素?换个说法就是——巴洛克还是极简主义?最近一个世纪里,趣味风尚的钟摆,就在这两极之间摇摆。莫衷一是的口味也不再为资产者专属。这个不幸的群体,居然找不到自己的精神掘墓人;他们游荡全球,死而不僵,就像那个漂泊的荷兰人。
    我深知,在摆脱赤贫之前,我们甚至应该为那个令人生厌的阶级辩护,包括他们卑俗可笑的趣味。作为一个无可救药的懒汉,我乐于看到这份并无荣耀的历史责任落到他人肩上。我这里指的是,那些超市文化初级阶段的乐观主义抒情诗人们。■

作者为作家、评论家,现居美国

版面编辑:运维组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